第A2版:综合新闻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举行

我市不动产登记指数达长三角先进水平

  本报讯(记者 李方达)不动产转移登记流程1个环节、耗时0.5个工作日、材料4件……12月25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不动产登记的环节、时间、材料、费用指数均达到长三角先进水平。
  聚焦财产登记,全市不动产登记水平持续提升。其中,不动产转移登记流程1个环节、耗时0.5个工作日、材料4件,小微企业及工业企业转移登记费用免收,各项指数达到长三角先进水平。“带
押过户”服务模式在全市全面推行,截至目前已办理357件。对现状无变化的厂房、库房申请转移登记即时办结。同时,拓展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在教育、税务、公积金等民生、金融领域的场景应用。
  聚焦深化改革,工程建设和矿业行政审批质效进一步优化。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查举措,对方案审查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同步推进专家评审和联合审查。推行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合并办理,将“一事一流程”整合为“多事一流程”,实现办事环节由6个整合为3个,精简材料2项,节省办理时间2个工作日以上。实现矿业审批权“跨省通办”,审批时限由原来22小时精简至9小时。
  聚焦要素保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全市9个开发区开展政策宣讲和要素对接,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40余个。推进“多测合一”改革,开展产业类项目“测算合一”,为企业节省了土地地形测绘及地籍调查费用,压缩工程建设项目测绘用时约30%。
  为优化农村融合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支持和保障乡村产业用地,本月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还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明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内涵和类型,从规划引导、土地要素统筹、审批流程服务和监督监管等方面,为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明晰了实现路径和方式,规范引导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顺利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