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村

绳网编织致富梦

通讯员 姚易承 蒋永听

  “沙沙沙,咕咕咕……”近日,笔者走进界首市大黄镇鸭王村产业园采访。在宇宙绳网加工车间,贫困残疾人王运强端坐在结绳机旁,转动着飞轮,将编织的成品彩绳固定码齐;另一边,三五成群的贫困户,不断拉动搬运车来回穿梭。
  据悉,鸭王村编绳结网由来已久,相传是伏羲氏传下来的技艺。当地农户有种植红麻的传统,人们将红麻浸泡后沤出纤维,合成麻绳,用来拴牲口和其他农用。经常有村民背着本地特产麻绳外出销售,换回一些钱粮。现在,附近村里家家户户纺麻搓绳,绳网加工逐渐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计划经济时代,农民致富无门。改革开放后,一个个乡镇企业乘着改革春风异军突起,家家结绳造网,处处车间轰鸣。在宇宙绳网有限公司,工人用勤劳的双手编织大黄振兴的美好未来。
  “1997年之前,我在江苏扬州打工,那时候月工资1000多块钱,比起咱家乡已经非常高了。1997年后,政府动员回来办厂,政策优厚。那段时间,回来创业的特别多,一个星期都有好几家,在阜阳号称‘鸭王速度’,我也是那段时间回来创业的。”宇宙绳网负责人王占合介绍说,开始10多年时间是人工编织,赚的都是辛苦钱。好在,家乡产业集聚发展,自己也逐渐有了积蓄。2013年,在园区的扶持下,厂里进口一批先进设备,效益翻了好几倍。
  据了解,当时镇里为推进绳网产业更新迭代,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通过技能培训、税收返还、以商招商、技改奖补等一系列措施,提升了当地绳网加工企业的竞争力。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王占合响应政府号召,发挥绳网加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优势,吸纳当地贫困群众务工就业。“我在家没事,腿有残疾,不能干重活,就来到厂里干活,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块钱,比好多壮劳力在外打工收入都高;而且,我们这里的贫困户务工达到半年,政府还奖励用工企业,还有贫困户呢。”王运强乐呵呵地说。
  “厂里前后有20多个贫困户家庭成员前来务工就业,很快实现了增收脱贫。现在,王夫庄、鸭王庄、朱庄、郭店等村庄的群众纷纷来这里务工,光贫困户就新来了8个。”王占合告诉笔者,致富不能忘乡邻,他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带动更多的贫困户一起加油干,奔小康。
  大黄镇党委书记张阳介绍说,目前,全镇规上企业发展到30多家。鸭王村有1000多户群众经营结绳造网生意,其余的村民大多外出务工,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多元。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当地干部群众正在用勤劳的双手编织着色彩斑斓的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