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太和新闻

太和县马集镇马北村通过发展公益“鸡”地,探索消费帮扶新路径——

小小鸡苗促增收

本报记者 赵名威

  乡村四月闲人少。在太和县马集镇马北村,一大早,脱贫户蒿广贤老两口就赶紧起身,和好豆粕、麸皮等,去喂鸡苗宝贝——看着上百只鸡苗茁壮成长,老两口脸上笑开了花。

公益“鸡”地新探索
  “去年,俺跟着村里合作社养土鸡,一共卖了70多只土鸡、800多个土鸡蛋,收入7000多块钱。俺老两口年岁大了,别的事情也做不了,门口有块空林子,正好可以养鸡。咱们合作社提供的鸡苗好,不生病,合作社还高价回购,养起来放心。”蒿广贤乐呵呵地说,“前不久,我从合作社又领了今年第一批免费鸡苗,一共100只。这段时间天气好,鸡苗成活率高,等到了中秋节卖出去,收入肯定比去年高。”
  蒿广贤口中的合作社,是由阜阳市财政局(国资委)驻马北村工作队建设的土鸡养殖合作社,也是当地开展的一项公益“鸡”地项目。
  为破解当地农产品结构单一难题,工作队在总结既往消费帮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多次调研走访座谈,结合马北村低收入人口年龄偏大、现代劳动技能欠缺、缺乏市场信息、拥有传统种植养殖技能等特点,2022年发起了公益“鸡”地项目。
  公益“鸡”地项目以马北村脱贫户、“三类户”等低收入人群为重点帮扶对象,以带动低收入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和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品牌为目标,进而推进本村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蒿广贤老两口就是马北村第一批加入公益“鸡”地的脱贫户之一。“俺们按照合作社的指导喂鸡,主要以豆粕、麸皮等天然谷物饲养,结合自由觅食,整个喂养过程不使用激素和添加剂。”蒿广贤说。
  “鸡”地的散养土鸡市场前景好,成本低、风险低、门槛低、灵活性高,农户利用零散时间和空闲庭院场地就能参与,按照统一指导养殖后,可以较快获得经济效益。

消费帮扶新路径
  马北村第一书记宋新越介绍,目前,公益“鸡”地项目由马北村土鸡养殖合作社负责运营,合作社在品种选择、组织管理、卫生防疫、产品营销等方面做好保障协调,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初步具备“产供销一体”经营能力。
  公益“鸡”地的散养土鸡均进行长周期分散慢养,皮薄脂少,肉质劲弹,一经推出就成为紧俏产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自2022年3月项目启动以来,第一季投放鸡苗2000多羽,当年帮助社员销售土鸡468只、土鸡蛋480枚,累计为32户社员增收近4.6万多元,培育养殖能手9户。
  “通过共同参与公益‘鸡’地项目,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村内治理水平得以提升。”宋新越介绍,驻村工作队将不断提高项目市场化经营水平,通过订单生产、务工就业等方式,探索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对接现代龙头企业,借助企业完善的产业链、管理经验和市场优势,不断提高养殖规模化水平,突出产品品牌特色,使公益“鸡”地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