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平原

远去的灯笼

陈利萍

  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每当腊八过后,过去正是家家户户置办年货的时候,如今的年再也不用那么忙碌了,去一趟超市什么年货都解决了。有的人家甚至连年货也不办了,说现在每天都像过年一样。
  然而,小时候我家的日子常常捉襟见肘。每到腊月置办年货时,我家却办不上,因为家庭经济拮据,直到大年三十那天早上,母亲上街割上二斤肉,买上一条鱼,就算我家的年货了。
  腊月里,父亲开始做灯笼卖,只想挣够几个孩子开学的费用。
  做灯笼前,父亲先把家里自留地一把粗细的梧桐树放倒,锯成灯笼底子的模样,再用竹子或者铁丝做成灯笼的提手,然后用秋天就留好的高粱秸或毛竹劈成的竹丝做灯罩。
  用高粱秸做灯罩工艺简单些,只要用竹签和竹丝把它们连接起来,做成古代祭祀礼器玉琮的样子——内圆外方,在圆桶外面裹上一层透明薄膜,再用红纸条绕一圈外面的柱子即成,但是,价格只能是竹丝灯罩的一半。为了多挣些钱,父亲总是连天加夜做竹丝灯罩。
  做竹丝灯罩是慢活、细活,将一根一根竹丝编成网格状的圆形。做三个高粱秸灯罩的时间,只能做一个竹丝灯罩。父亲的两手常被篾刀割破,被竹签无数次扎出血来。每当看到父亲满是茧子的血手,我们几个小孩就暗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父亲的辛劳。
  父亲做好灯笼一般等到腊月二十五六才能去卖。因为在这之前,人们都是忙着泡米面、煎豇豆片、炸馓子、炸丸子、炸鱼、蒸馍,最后再炸些开花皮(一种方块肥肉)。准备这些年货,不仅是让一家老小打打牙祭,而且是为来拜年的亲戚准备的。那时人的感情纯真,在家里一定要拉桌子、摆碗招待,生怕怠慢了亲戚。
  现在的人们怕麻烦,过年了亲戚来都是上饭店,吃了嘴一抹,省时省事。于是,过去在家里,那种亲戚来了也下厨房帮忙,边帮忙边唠唠嗑的场景就这样消失在时空的隧道里。
  直到大人忙完年货才为小孩考虑花炮灯笼的事。
  在短短几天里,为了不留货底,我们兄妹都一起帮着父亲卖灯笼。中午在集市上卖,下午就到附近的庄里卖。有时,我们还会被大黄狗吓得跑很远。寒风呼呼地刮着,我们也从来不感到冷,只想多跑几个庄,尽早把灯笼卖完。虽然辛苦,但是,只要想到能为父亲分担一些,我们心里就异常自豪。到了晚上,在我家昏暗的灯泡下,我们把一角、五分的钱如数交给父亲,他会摸着我们的头呵呵地笑着说:“我娃真棒!要记住:人,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正是父亲的这句箴言,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那时,在生活的重压下,父亲常常抽九分钱的大铁桥卷烟、八分钱的双猫牌卷烟打发时光,没等我们回报,父亲就因患上鼻咽癌过早离世了。
  我常想,要是父亲活到现在该多好!看到国家的脱贫政策这么好,每个家庭再也不用为孩子的学费发愁了,他一定会多么高兴啊!
  每当我站在夜空下,看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装点着夜的姿容,尽情徜徉在璀璨的灯海中,总是感到心里幸福满满,不由得感叹,华夏璀璨,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