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剪纸产业化 发展路艰难

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余波

  12月16日,阜阳市第二中学的校园里热闹非凡,颍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这里开展。剪纸、微雕、葫芦烙烫、彩陶、书法等十几项非遗项目作品让学生目不暇接,通过艺术家的现场演示,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颍泉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武俊强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导人之一也参与其中,对他来说,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青少年认识剪纸这项民间艺术,真的很有意义。
  剪纸几乎占据了武俊强的全部生活,他对剪纸艺术的热爱,源于外婆和母亲。踏上剪纸道路后,他一直刻苦钻研技法,反复练习,仔细琢磨,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剪纸手法:即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南北方剪纸的特色,使剪纸作品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同时,他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学会了“醉剪”技法,即用一张空白的纸、一把剪刀,不用在纸上打任何画稿,仅凭心中所想,直接在纸上剪出自己想要的画面。技艺的提升让武俊强的作品得到了业内外的肯定,多次获得行业大奖,并被多家博物馆和艺术馆收藏。他的四幅屏剪纸作品《四季家禽》获得安徽省工艺美术最高学术奖金奖,剪纸作品《消失的阜阳老工艺》在第三届安徽省剪纸艺术节暨民间精品邀请展中获得铜奖……
  技艺的提升、纷至的荣誉,并没有让武俊强感到满足,把阜阳剪纸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才是他内心真正的梦想。于是,2013年,在文化机构领导的建议下,武俊强创办了阜阳广升源剪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了文化产业的创业之路。
  “虽然近年来,在国家文化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非遗等传统文化项目,可传统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仍是举步维艰。”武俊强告诉记者,公司创立之初只有3个人,接到的产品订单也有限,几乎是入不敷出。“年轻人对我们这种传统手艺缺乏了解,加上挣钱慢,基本没有耐心真正去学习。”武俊强说,除了缺乏影响力和传承人,最重要的是接到外包订单,只能机械性地按照甲方企业要求的图案去制作产品,跟流水线上做出的商品无异,缺乏艺术性和创造性,对阜阳剪纸的长远发展不利。
  “最困难的时候,家人都劝我放弃,是文化部门的鼓励和对剪纸艺术的热爱让我支撑了下来。”武俊强说,2015年他加入了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2016年成为颍泉区政协委员,2018年“颍泉剪纸”成功入选颍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他也获得了“颍泉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的称号。借着这些机遇,武俊强向更多人宣传和普及“颍泉剪纸”的情况。
  “我曾在政协会议中连续三年提出了宣传非遗的提案,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也给予了我们这些传统文化产业企业更多展示和宣传的机会。”武俊强说,在扩大宣传的同时,他带领员工继续磨练技艺,今年1月,他历时两个多月时间剪刻制作了一幅20多米长卷《清明上河图》,并在首届颍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展出,引发震撼,让更多人认识了颍泉剪纸。
  “政府的支持和宣传只是一个方面,我们作为非遗传承人,要拿出有艺术价值的真东西,才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武俊强说,《清明上河图》让他受到了北京一家艺术发展企业的注意。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向他们公司订购了500多幅剪纸作品。
  “他们提供了著名画家刘知君的画作《万里江山舞秋风》,让我们根据画作创作剪纸作品,作为企业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套餐礼品。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机遇。”武俊强说,原画作有2.6米长、1.15米宽,而他们要创作1:1的剪纸作品,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最难的就是制版,接到订单是今年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们7个人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按照原画作把剪纸设计稿一笔一笔画出来,再用电脑软件设计修改,前前后后改了20多稿,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完成了版样,后又经过2个月时间,在国庆前把500多件作品全部完成。因为制作精良,作品受到了合作方的高度肯定。”武俊强说,这次合作经历,不但给企业员工累积了创作经验,还打开了新的剪纸艺术品销售市场,对于未来的发展,他重新燃起了希望。
  武俊强说,今年公司还制作了“魅力颍泉”系列剪纸,把颍泉的美景和人文通过剪纸的方式呈现出来,作为招商引资的礼品,给外地客商留下了深刻印象。“剪纸产业化不能走流水线的路子,一定要有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