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老街大鼓声声远

——记颍上管仲老街大鼓书艺人陈家勇

本报记者 潘金铭

  初见陈家勇时,他正在颍上管仲老街兴致勃勃地唱着大鼓书,一张战鼓,一把架子,一双快板,一片观众……鼓声起落之间,唱出的是一部部书籍,也是陈家勇的大鼓人生。

  初学大鼓痴醉其中

  回忆往昔岁月,陈家勇的脸上写满了激动。记得1970年,15岁的他已经长成大小伙,一心想着为家里分担压力,学一门手艺傍身。
  耿棚镇有一位唱大鼓书的艺人在当时很有名气,再三琢磨之下,陈家勇决定拜师学艺,跟着师傅一起学唱大鼓书。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拜师学艺的第一天,陈家勇就遇到了拦路虎。“唱大鼓书需要背唱词,我没有文化,不识字,可把我急坏了。”
  但他相信勤能补拙,白天他认真把师傅教的唱腔和唱词大致背下来,到了晚上再仔细背诵到深夜,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继续背唱词练唱腔。日子久了,所有唱词他都滚瓜烂熟。《七枪五湄》《身旁斗智》《双龙会》《金囚记》《刘公案》《嘉庆建侠图》……“到现在为止,这些唱词都还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一辈子都忘不掉了。”
  最初,陈家勇只能帮师傅打下手,熟练后,师傅便让他登台演出。“真正开始演出之后,我才知道唱大鼓书其实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陈家勇回忆道,夏天穿着背心,灯光下汗如雨下,又不能拿毛巾擦汗,数九寒冬时还得坚持演出。
  “唱书比唱戏难,一个人得演好几个角色,动作和表情都要到位,唱到动情处,声泪俱下,连带着观众一起默默悲伤。”陈家勇说,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他从没想过放弃,反而对大鼓书越唱越爱。

  岁月变迁淡然面对

  三年后,陈家勇成功出师。拜别师傅后,他背着鼓走上了一个人的大鼓生涯。
  那个年代,人们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却是大鼓书的辉煌时期。“家家户户没有录音机,也没有电视和手机,娱乐生活十分匮乏,我们这些艺人在当时非常受欢迎。”陈家勇说。
  那时他每到一个村里,先与当地生产队联系演出事宜,得到批准后,一个晚上唱四个小时就能挣到两块钱或者三块钱。遇到热情较高的村民,他能在一个村里唱上好几天,男女老少全都搬着凳子听他唱书,人数最多时一晚上能有200多名观众。
  一开始,陈家勇只在附近乡镇演出,后来他背着简单的行囊东奔西走,最远到过淮南、凤台等地,几乎每天都有演出,一个月挣300多块钱,足够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再累都值得,那个年代上哪挣到这么多钱,只要能养活全家人,让我跑多远都行。”
  改变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音机、电视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里,新鲜事物总能吸引众人眼球,娱乐方式多元化后,听大鼓书的人慢慢变得寥寥无几。
  听众人数日渐减少,演出次数也随之缩减,有时很多天都挣不到几块钱。无奈之下,陈家勇只得背着大鼓回到家乡,在家种地做农活,偶尔兴致上来时,他才会唱上几段大鼓书。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十几年间大鼓蒙上了几层灰,甚至被孩子们当成了玩具玩耍。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陈家勇偶然听说县文化馆成立了,所有艺人只要通过资格考试,就能获得演出资格和机会。听到这个消息,陈家勇来了劲,顺利取得资格后,他进入公社继续唱起了大鼓书。后来,颍上县成立曲艺社,众多老艺人轮流在馆内演出,每天下午两点至四点半,艺人观众聚在一起乐呵。在这里,陈家勇一年只能表演几次,一场能拿到130块钱,钱虽然挣得不多,但只要有演出机会,他就感到心满意足。

  发挥余热坚持演出

  作为颍上县大鼓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家勇一直对大鼓书未来的发展感到担忧。“这些年我收过两个徒弟,但他们都没有坚持下来,改行转做其他工作了。”陈家勇说,其中一个徒弟改行做生意,另外一个也早就不唱了。
  “传承太难了,年轻人不愿意学,怕学唱大鼓书没有出路,政府也没有太多补贴和扶持。”陈家勇说,现在唱大鼓书最年轻的艺人都有五六十岁了,但唱大鼓书还得需要年轻人,他们学东西快、有新想法。虽然感到担忧,但是目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挥一点余热。
  如今,陈家勇在管仲老街里演出。每天晚上刚过7点,在管仲老街推剧团的斜对面,总有一群爱好听大鼓书的戏迷早早等候在此——他们是专程等候陈家勇的。老江是他们中的一员,昨天的大鼓书没听过瘾,今天他早早地前来排队,怕来晚了占不到好位置。
  唱了一辈子大鼓书的陈家勇,对很多部书早已滚瓜烂熟,从头开始唱的话,两年都不会重样。“最长的一部书可以唱几个月,这大概也是戏迷们爱听我唱大鼓书的原因吧。”陈家勇说。
  即使会唱这么多部书,陈家勇仍坚持学习,通过手机听大师们的演唱,从中摘录言语和好句。“唱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加喜爱我唱的大鼓书,倾尽一生在做的事,一定要做到自己满意为止。”
  管仲老街里的表演结束后,陈家勇骑着电动车回到位于盛堂乡的家,一路顶着寒风,50多分钟的车程,他告诉记者:“我这一生都在为大鼓书奔波,以前为了生计,现在因为爱好,只要我还唱得动,就会继续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