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城市

卖“面人”的老艺人


本报记者 尚原野 实习生 李仲贤
  最近两年,在阜城多所小学、幼儿园门前,每到放学都能见到一位老人用手推车兜售类似于“面人”的玩具。她叫张启英,今年73岁,是临泉县杨桥镇郭寨村村民,业余时间用超轻黏土加工动画形象、四大名著人物以及十二生肖,还在临泉县少年宫担任兼职教师。
  
从小学习捏面人
  杨桥镇地处涎河、泉河交汇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这里曾经是泉河中游重要的水运枢纽。张启英所在的郭寨村十八里店何庄,北枕泉河,毗邻G345国道,是一个文化交流较为频繁的地方。在当地农村地区,有一种手工“捏面人”传统技艺,张启英的母亲就是当地有名的巧手。
  “小时候,我母亲手很巧,她会用面捏出各种动物形象,上锅蒸熟以后给我们吃。”张启英说,在儿时的记忆里,玩具是要自己亲手制作的,在母亲的影响下,她会用泥巴捏出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这些与“捏面人”一脉相承的手艺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装点着她的童年梦想。成家以后,她先后生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这些年为了儿女们操劳,她几乎忘了自己还会“捏面人”,特别是白面越来越多,杂面越来越少,让“捏面人”的技艺在当地几近失传。
  前些年在家带孙子,为了提高孙子食欲,张启英重拾儿时捏面人、捏泥人的技巧,用麦面、黍面、豆面加工各种形状、花色的面人,蒸熟了以后给孙子吃。

超轻黏土制作更逼真
  超轻黏土出现以后,由于色泽鲜艳、可塑性强,逐渐取代面人和泥人,演变成一种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手工技艺。年逾古稀的张启英也是通过一次偶然机会发现了这一点。此后,她潜心研究超轻黏土加工技巧,制作出了一系列工艺作品。
  在颍州万达广场1号公寓22楼,有一间阳台朝南的公寓,这里之前是张启英的女儿做美甲的工作室。有空的时候,张启英会从杨桥赶车来到这里看望女儿,白天她会到周边的小学、幼儿园卖这种用超轻黏土加工的“面人”,正常情况一天可以卖两三百块钱。在这间5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一个卫生间,一个靠墙的小橱柜、一个婴儿车,还有一张茶几和几个纸箱,以及多种颜色的黏土。平时,张启英就用梳子、木板等工具在茶几上制作,做好晾干以后再放到纸箱里。“像这种乔治和恐龙,可以卖5到8块钱,而孙悟空、猪八戒、诸葛亮、关羽可以卖10到15块钱。”张启英说,制作一件超轻黏土工艺品,大概需要20分钟到半个小时。如果一次加工10件同样的工艺品,时间会相应缩短一点。
  在一个敞开的纸箱里,不仅有《小猪佩奇》《汪汪队立大功》《米奇妙妙屋》等各种动画形象,也有取材四大名著的重要人物,更有戏剧角色、十二生肖等常见的人物、动物形象。“我买的一次性筷子,还有烧烤用的竹签,制作的时候当做手柄,孩子拿的时候也方便。”张启英说。
  
兼职教师传授手工技艺
  从2017年9月份开始,每周二和每周四的早上6:40左右,张启英都要从杨桥镇郭寨村的家乘车前往20公里外的临泉县城,然后再转车去临泉县教育局。在二楼的少年宫教室里,她有两个全天的课。
  “前年9月,临泉县少年宫第一次开设超轻黏土手工技艺班,第一个班就收了36个学生。”张启英说,当时从6岁到12岁的孩子都有。后来,少年宫开了两个班,中午她就在教育局旁边买点吃的,下午继续上课。今年暑假,少年宫继续开设超轻黏土手工课,一个班40多个孩子,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老学员,她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耽误过孩子们一天课。
  去年8月,临泉县相关部门把张启英掌握的“轻黏土加工技艺”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种依托“杨桥面人”发展起来的手工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我已经70多岁了,趁着身体硬朗,有大人或者孩子愿意学,我都可以免费教学。”张启英说。前段时间,她应邀到当地学校去上公益课,孩子们非常喜欢,说明这种“杨桥面人”的现代作品仍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