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平原

伴我成长的良师益友

赵友坤

  小时候,《阜阳报》是我贫瘠精神家园中的一片绿洲。上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上小学的我很少有机会看报纸。一次偶然的机会,代语文课的李老师从乡镇干部手里借来一张《阜阳报》在班里读,我被其中的文学作品深深吸引住了。下课后,意犹未尽的我向李老师借来报纸,反复诵读玩味。从此,我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学毕业后,我考进了阜阳县中(今红旗中学),经常在学校的阅览室和读报橱窗里阅读《阜阳报》。每天下午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去读《阜阳报》。寒暑假落下的报纸,开学后也会央求图书管理员帮我找出来读。每次读报,我先浏览各版标题,然后仔细阅读,尤其副刊的文章,更是篇篇仔细品读,句句揣摩推敲,还把优美词句抄写在笔记本上。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今天。
  工作后,《阜阳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刚参加工作时,《阜阳日报》成为我的办公指南。我给单位写信息,从模仿日报的新闻短讯做起,渐渐爱上了新闻写作。
  2013年初,我把自己认为得意的作品《社会力量助力村村通》寄给《阜阳日报》,令我惊喜的是,稿件居然很快就见报了,这大大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于是,我不断寻找新闻线索,挖掘新闻内涵,积极撰稿,写下了一篇篇接地气的新闻稿。我与冯启俊老师合作,写出了《千年古刹重焕文化旅游生机》的深度报道;我的通讯《口孜镇文化宣传队助阵经济发展》向外宣传了我的出生地口孜古镇;我采写的新闻《探访新集古镇》唤醒了当地政府对李家祠堂的文物保护意识。我还注重观察身边事,写出感人的百姓故事。10多年前,我在袁寨街上釆访到一位七旬老人,他租房为老百姓理发、光脸、掏耳朵,一套活下来仅收2元钱,对于留守儿童,他更是免费理发。于是,我写下了《老人理发不是为了挣钱》发给《阜阳日报》,也很快就刊发了。对于孝老爱亲者,我更是高唱赞歌,为孝敬公婆的纪艳君写下了《爱心媳妇撑起十口之家》的人物通讯;对于赵春云见义勇为的壮举,我在《阜阳日报》上发表了《孩子落水,他两次跳水施救》的报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阜阳日报》还是我文学创作的摇篮。2010年,我的散文处女作《快乐本命年》在《阜阳日报》发表;我还在日报“平原”副刊上发表了《携子回故乡》《忆父亲》和《白发亲娘》等文章。
  这些年,我从一个泥娃娃成长为一个舞文弄墨的作者,这都要感谢《阜阳日报》伴我成长,助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