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村

桃子熟了 桃农笑了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张玲芝 文/摄
  眼下,正是桃子成熟季节。6月8日上午8点多,记者走进临泉县姜寨镇坡寨村杨楼自然村“一目青山”种植基地,套着袋子的黄桃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郁桃香,工人正忙着采摘、装运。
  “我们基地有537亩桃树,现在成熟的主要是黄桃和油桃。”基地负责人希朝阳告诉记者,自5月底开园以来,每天平均往外地发5000斤桃子。“正在采摘的这1万斤桃子,下午将发往湖南长沙。”
  据了解,2017年之前,希朝阳在河北老家加工镀锌铁丝,因环保问题,企业关闭。2017年秋,跟媳妇回临泉娘家探亲,得知当地正在招商引资,加之听说桃树新品种“黄金蜜”味美俏销,希朝阳决定留在临泉种植桃树。
  说话间,希朝阳一边从树上摘了一个桃子,一边介绍说,给桃子套上袋子,是因为外地客商喜欢这种不见阳光的黄桃,同时也避免了虫啄、水锈等造成品相不好。“你看,上面没套袋子的红桃子,同一个品种,套了袋子就是黄色,而不套袋子就是红色。”
  记者尝了一口黄桃,脆甜多汁,满嘴留香。希朝阳说,为了种出高品质桃子,他施的是羊粪、牛粪等有机肥,通过疏果严格控制产量。以“黄金蜜”为例,丰产期一亩可产8000多斤,但为了做精品果,严格将产量控制在4000斤。
  “看似产量少了,但精品果却比普通果贵了好几块钱。”希朝阳告诉记者,按照每斤4.5元的批发价,一亩地扣除人工、土地租金等成本,亩均纯收入8000多元。
  因为基地种植面积大,用工需求大,为便于管理,基地采用宽行密植方式,全程使用机械化施肥、除草、打药、浇水,大大提升了效率。此外,利用桃树成熟期不同,基地种了十几个品种桃树,从5月底到11月都能采摘到鲜桃。
  正在打包的工人张春雷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桃园,他就在这里采摘、搬运,一天工资80块钱。
  “下一步,我们还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打响‘一目青山’种植基地品牌,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共同致富。”希朝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