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平原

阜阳人的茶不是茶

张杰

  作为阜阳人,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把白开水叫作茶,比如烧水叫烧茶,打水叫冲茶。
  明明是白开水,为什么叫茶?作为阜阳人,我之前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慢慢明白了其中缘由。
  首先从地理位置看,阜阳地处皖北,由于地理位置与环境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阜阳自古就不适合种茶树,一望无际的田地上不是麦浪滚滚,就是红薯飘香,根本就看不到茶树的影子,也就是说阜阳不是产茶区。
  阜阳不产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用茶不多,能喝起茶的绝对是有钱的主,贫穷的普通百姓多买不起茶叶,平常待客,都是用白开水招待人,只有来了贵客,才放入一些白糖或红糖,称之为“糖茶”。久而久之,阜阳人也就习惯把白开水叫作“茶”了。
  虽然喝不起茶,但在阜阳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乏带有“茶”的食物。这些被称作“茶”的食物,其实与茶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总的说来,阜阳被冠以“茶”的食物,主要作用就是用食材代替茶,多为流食,如“面鱼茶”“绿豆茶”“米茶”“油茶”“鸡蛋茶”等等。总之,除了白开水,凡是流质状的,通过加热后都可以称之为“茶”。
  按照今人的理解,阜阳所谓的“茶”与真正意义上的茶应该没有关系,可是如果你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阜阳的“茶”可以看到中国明代之前点茶的影子,这可不是瞎说。
  喜欢研究中国茶文化的人都知道,古人喝茶叫吃茶。远的不说,宋代有一种茶叫团茶,又称“饼茶”“片茶”,喝茶前需要将茶加工成茶粉,加少许温水调成膏状,然后慢慢用汤瓶注入适量的开水,边注水边用竹片搅动,使茶与水均匀混合,成为乳状茶液后饮用,这就叫点茶。
  知道了什么叫点茶,再看看阜阳这些名为“茶”的糊汤类粥食,或熬煮,或冲点,是不是与宋代点茶很相似。甚至有学者把这个说成是“吃茶文化在民间的传承,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阜阳茶文化的大众化和世俗化。”
  从这一点来看,阜阳茶文化的确保留着大量中国茶文化演变的遗存。阜阳的面鱼茶、绿豆茶、米茶、鸡蛋茶、油茶等,均可视为没有茶叶的传统“煎茶”或“点茶”。只是普通居民在买不到茶或买不起茶的情况下,为维持“吃茶”传统而不得已的变通。
  前文说了,阜阳不是产茶区,对于阜阳人来说,茶是一种广义上的客观存在。面鱼茶养胃,鸡蛋茶清热,姜茶御寒,米茶解乏,绿豆茶消暑,白水茶解渴,仅此而已。
  那么,茶,或者说是茶叶,是什么时候开始走进阜阳寻常百姓家的呢?
  这一点,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但《康熙颍州志》风俗中有一段记载:“腊月二十三,夜半时,设饧果茶酒,祀灶。”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腊月二十三,阜阳人祭灶的时候,要摆上饧果茶酒,这四样祭品中就有茶。这一点可以佐证阜阳老百姓开始喝茶的时间不会晚于清代。
  当然,阜阳人喝茶的历史或许更早。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唐代至明代,皖西茶叶运销的路线,其中有一条路线就是通过正阳关,入颍河溯流西上、经贾鲁河而达开封。而阜阳为颍河流域最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同时也是皖西茶商云集之地,阜阳人自然会品尝到茶叶,只不过那个时候喝茶的人绝非一般老百姓。作为奢侈品的茶,直到清朝以后喝茶之风才影响到了民间。
  至清代之后,茶叶进入了商业时代,因此清代是中国历史上茶馆行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各类茶馆遍布城乡。
  据老阜阳人讲,与成都茶馆相比,阜阳茶馆不多,喝茶的人也不多,说是茶馆,其实就是卖白开水的水铺。因为阜阳地下水有苦涩之感,阜阳人称“苦水”,不宜泡茶。而茶馆烧的水往往都是取之于北城外泉河的水,被称为“甜水”。早年间,老阜阳人清晨洗漱完毕,就提着装好茶叶的茶壶到茶馆里沏茶去了,几个人喝个茶能喝大半天。至于茶叶,多为六安瓜片,或者茉莉花茶。
  过去,阜阳喝茶的地方不仅只有茶馆,还有戏园子、澡堂子等,但喝的茶叶多为茶叶末,阜阳人叫“高末”,就是卖茶叶剩下的茶叶碎末,商家把这些碎末包起来再卖,价格便宜得很。“高末”虽然碎,但用滚开的热水闷一会儿,倒出来,也是香气四溢。喝到口里,感觉还不错。
  小时候,夏天的时候,阜阳稍微热闹一点的街头都有茶摊子。茶摊桌子前方几个玻璃杯一字排开,杯口用裁好的四方块玻璃片盖着,以免落灰。杯子里有白开水、茶叶水等,阜阳人管茶叶水叫“茶叶茶”,顾名思义就是放了茶叶的水。其实,所谓的“茶叶茶”,是调制而成的,就是先倒半杯白开水,再拿起茶壶倒半杯茶叶水,就这样调制成了“茶叶茶”。当然,茶叶水比白开水的价格贵得多了,可见当时茶叶有多金贵。
  如今,生活好了,阜阳爱喝茶的人也多了,但面鱼茶、绿豆茶、米茶、鸡蛋茶、油茶也照样喝,一样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