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谭

春联写在纸上更应贴在心头

  又是一年春节到,要说最能烘托节日气氛、表达人们喜悦心情的春节活动,那非贴春联莫属了。从进入腊月,裁纸研墨,到选词构句,挥毫成联,直至大年三十早晨太阳出来前张贴在房门之上(有些地方下午张贴),一系列张罗,仪式感十足。
  据记载,中国“春联”起源较早,但“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春联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现实中,春联也确实成为窥视时代发展的一扇风景独好的窗口。比如改革开放后,家家户户似乎都贴过这副春联:
  上联:改革春潮涌,神州万象新
  下联:穷根踪迹杳,浩气满乾坤
  读来让人精神振奋,对未来无限憧憬。
  随着“十四五”良好开局,脱贫攻坚顺利收官,今年春联又有了新表达,笔者逛阜城春联市场,看到嘉联比比皆是:
  上联:喜摘贫字贴福字下联:不忘初心向党心横批:永跟党走上联:欣脱贫帽春光满下联:喜步小康福气多横批:铭记党恩这些春联,自然流露着对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热情讴歌,让我们感受到时代之美,人情之美。
  纵观古今,春联不仅具有书法艺术之美,也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然而,如今,传统手书春联也像很多传统手工艺一样被边缘化,印刷体春联则贴满城乡门楣,甚至遭到商业的“侵害”,成为银行、地产、饭店等商家的宣传品,失去了它原本的艺术美感和纯纯的“年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也日趋多元,过春节的习俗和方式也在不断演变,但是,过年的时候,门楣上贴上一副或飘若浮云或矫如惊龙的手书春联,无疑比那些印刷体春联和商业化春联更具有浓烈的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这也是我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致敬!同时,通过这种张贴手书春联的“仪式感”,更提醒我们,春联不仅要写在纸上,贴在门楣上,更应贴在心里头! 王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