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古今

家国情怀勇担当


  程文炳的家国情怀和个人操守体现在他生活的环境、面对的群体、周围的社情民意里,融入到他的日常生活和行为细节中,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

  急公好义助人重情
  程文炳在与裕禄的信函中说了这样一件事:郑州河决,皖北受灾。朝廷派畹香观察到颍州赈灾,其“此次办理赈务,竭尽心力,地方感戴,万口一词。乃忽于本月十九日因病奄逝,身后诸事均未预置,仓卒之顷闻弟家中存有花板一具,经郡县借往应用,并议酬金五百金。弟思与畹香多年至交,岂能受其价值。刻已飞函往辞,如万不获已,拟即以原金作为奠仪,以稍尽故交之谊。”为把这件事办好,他又致函颍州府县正堂,除对家乡农民因灾流离失所表示忧虑之外,重申要办好老友的后事,“不忘畴昔之盟,于公义私情庶几两便。”可见“公义私情”在程文炳心中的份量。

  公道正派清明断案
  商号之间,贸易纷杂,诉讼难免,程文炳就遇到一桩“詹子安明府之案”:王姓在四川兑银之后即至汴梁詹斯美号取银,而该号已倒账闭歇,随同中人董姓到樊号,则此次四川所办之油烟皆已在樊王姓素账。该樊号始则允还,继则延宕,后乃以油烟四百石抵银若干,余项许以今春清结。及王姓春间来樊,子安竟以经手之詹雨农避往利川不认前账,以至成讼。经县令审讯数次,并呈出詹雨农在四川收银及买货各信,又去年已先将四百石作抵而樊城实为总号,其各分号统由子安主持,证据确凿,故有押追之举。此时,詹子安逃至安陆,以一面之词言于友滨军门,而账未清结,讼案难销。程文炳摸清案情后,给儿女亲家、安陆府太守周筱田去信,讲明案情,晓以大义,认为“子安汴号虽闭歇而樊号生意尚好,断不能因此事拖欠,久匿不出,自坏局面。”并奉劝亲家大人闲暇之时可将此意转告友滨军门,劝詹子安早早归案,息事宁人。此案所涉“樊城”襄樊,就是程文炳提督府所在地。程文炳处事公正,且态度诚恳,放眼“长策”,使讼案平息,在亲家、同僚和当事人中间起到了良好沟通和桥梁作用。

  公忠体国敢于担当
  程文炳是土生土长的阜阳人,早年亲历战乱,山河破碎,哀鸿遍野,民生凋蔽。同光中兴,经济虽有恢复,但基础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郑州河决,黄水殃及数年,皖北作为重灾区,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程文炳在与同僚信函中每及于此,往往忧心忡忡。如致兵部尚书孙家鼐的信中说:“接敝乡来信,知沙河水势甚巨,较去年漫决时略小二寸有余,宽者八、九里、十余里不等,两岸田畴,二麦尽没,居民逃徙,多去其乡,此自上游黄流盛涨之故。窃虑郑工未蒇,伏汛将临,岂惟合龙无期,正恐刘子之叹,杞人之忧,一时并集,如何何之?”特别是“江北荒旱,谷价腾涌,洪波未平,又遭凶岁,民人无食,将成奇灾,如何何之?窃为忧虑耳!”虽程家“所有薄田数顷,尽在沙河两岸,洪波泛滥,颗粒无归。”然“故乡办赈筑堤一切捐输事宜,仍须首倡,以为州党表率。”远在湖北的程文炳,面对故乡灾情,不观望不回避,而是迎难而上,勇于负责,不仅自掏腰包,捐助乡民,而且动员属下官兵和所在郡县一体相助,帮助灾民渡过难关,展现出他关键时刻敢于担当的大将风度。

  严以自律不越雷池
  程文炳出身孤贫,自布衣至专阃,惊涛骇浪,阅人无数,慎新朋重旧友,视金钱如粪土。因此,对赈灾兴学诸般义举不惜钱财,对家人则不许聚财敛物,自我约束甚严。这一点,从他和夫人的两次生日中便可得到验证。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月十三,是程文炳五十五岁生日,在四月初二写给儿女亲家安陆府太守周筱田的家书中,程文炳说:“弟前以查看营伍至均、谷等处,往还半月,昨始旋襄,马齿徒增,何敢言寿?履任五载,未尝开阁延宾,寅寮馈贻,悉从敬谢,至期亦惟选地避之,虽至交深谊,不敢自乱其例。荷蒙嘉贶,谨对使璧谢,想亲家大人俯见素心,或不责其矫激也。”从信中可以看出,程文炳不仅态度诚恳,而且相当严肃。第一、从不言及寿辰;第二、从不请客受礼;第三、到时候回避;第四、辞谢寿礼;第五、绝不违例。他夫人吕氏过生日,面对亲家贺使,也同样“谨对纪纲”,除生鲜礼品不宜久留,“肥隽登盘,已堪饱德”外,“其余佳珍,敬为璧谢,”全部退还。程氏夫妇二人生日寿辰,发生在儿女亲家之间尚且如此自律,其对外也做到了严以律己,修身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