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村

秸秆混牛粪 种植双孢菇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沈云鹏

  10月26日,记者来到颍上县鲁口镇润兴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时,工人正忙着把收集来的稻草切碎。
  在村民眼里,这些稻草是能挣钱的宝贝。近年来,合作社探索“稻草—牛粪—双孢菇”生产模式,形成了一条绿色循环产业链,利用稻草种双孢菇,年收入30多万元,带动20多个贫困户脱贫增收,近百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在合作社干活的脱贫户张克秀一边把秸秆和牛粪混在一起,一边告诉记者,他儿子患病,家庭经济困难,村干部介绍她到合作社务工。“在这里干活不累,一年能挣万把块钱。”
  “一般情况下,基料按照1斤稻草混1斤牛粪配比,把拌入菌种的基料平铺于菇床上,用不了多久,一个个戴着‘帽子’的小白菇就从菌床上悄悄探出头来。”合作社负责人王磊一边教新来的工人稻草和牛粪配比技术,一边和记者聊天。
  1991年出生的王磊之前在外地上班,2016年鲁口镇招扶贫专干,他决定回乡发展。担任扶贫专干期间,他发现村里很多贫困户种植小麦、水稻等传统农作物,收入微薄;每到夏收秋收季节,秸秆禁烧任务重,村干部经常要为村民丢弃的秸秆严防死守。
  如何帮助村民增收,还能合理利用这些废弃的秸秆呢?无意中,他了解到一条利用稻草和牛粪种食用菌的信息。想到父亲养了几十年的牛,常为牛粪发愁,他决定把稻草和牛粪利用起来,带动村民致富。
  为此,王磊专程前往河南一家食用菌种植企业学习,发现双孢菇不仅菌肉肥嫩、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稳定。学成归来后,他投资10多万元,购置了切草机、锅炉等机具,把当地废弃的稻草秸秆全部利用起来,经过切碎、混合牛粪搅拌发酵,再经过蒸气熏蒸后加入菌种,就变成了栽培双孢菇的基料。
  “我们这儿的双孢菇采用高架棚立体种植模式,分7个种植层,一栋大棚占地3亩,种植面积近1800平方米,采用这种种植模式可大幅提高效益。”王磊告诉记者,按照1平方米菌床产12公斤鲜菇、每公斤8元的市场价格算,一亩地纯收入3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