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百方玉印章 篆刻融真情


本报记者 徐风光/文 郭海洋/摄

构思,建模、刻篆、铃印、校稿……

  3月14日下午,阜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印篆刻技艺传承人张雷正在坚硬的石英岩玉石上刻篆“改”字。不大的印面上,他要刻篆上“改革开放”和“富”五个字。
  “整个印面呈古钱币造型,正中间‘富’,‘改革’分居上下,‘开放’位列左右。”刻篆的间隙,张雷向记者介绍说,这方印章寓意改革开放政策让全国人民富了起来。
  实际上,这已是2019年以来,张雷刻篆的第33方印章。他计划花费3年时间,刻篆百方印章,反映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变化,也借此向党的百岁生日献礼。

  用心去篆刻

  “这是一个繁杂的工程,需要研讨选定主题内容,多方淘选印章材料,最重要的是要精细篆刻……工程量大,耗时长。”听闻张雷想法后,篆刻圈内不少朋友都感觉诧异。
  而张雷却态度坚定:生在新中国,打小听祖辈过去苦难家史长大,对比今昔,深感幸福来之不易。虽然玉印篆刻费时耗神,但他认为很值得。
  说了算,定了干,天大困难都不怕。张雷组织了创作组,邀请朋友一起商讨确定了主题内容,从1921年到2020年,每一年都确定一个代表性大事件,并将它浓缩成几个关键字,最后敲定了101个关键词。在印章材料上,他精心挑选不同材质坚硬玉石,把这些主题字,一一刻篆到印章上。
  印章篆刻是一个精细活儿,由于本职工作繁忙,张雷只能利用下班时间、双休日等业余时间谋划、构思、选材、篆刻。为选择合适的篆刻载体,他在篆刻圈内广泛征集印材,并通过网络搜罗物美价廉的物品,还利用业余时间在阜阳周边古玩市场海淘、砍价,捡漏了不少。目前,张雷已收集了约60%的用印,每一件物品背后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这块黄龙玉是我从一个治玉作坊里淘来的,石英岩材质,造型优美,材质坚硬,非常适合玉印篆刻。”张雷说,远赴千里得到这个“宝贝”后,他非常欣喜。
  主题定了,印章有了,张雷带领团队全身心地投入篆刻工作中。“有时候,一个字篆刻下来,要个把小时,手酸眼疼,但既然决定做这件事,我就会坚持下去。”张雷说,目前,他已刻制了33方印章。
  如今,距离2021年7月1日党的百岁生日还有十几个月时间,张雷加快了篆刻进度。“扣除刻制之后的统一校稿修改、展览制作、宣传设计时间,平均每个月要篆刻六方以上,才能如期完成。”张雷计划着,篆刻完成后,要把这些不同形状、不同材质、不同风格的印章印在一幅长卷上。

  坚守传非遗

  在紧张的篆刻工作之外,张雷其实更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玉印篆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
  印绶文化是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玉印篆刻是这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传承者有着很高的技术和心态要求。“眼下,玩玉和篆刻的不少,但是玉印篆刻两者结合的人却不多。”张雷说,玉太硬不受刀,只有研磨砣机治玉才好,而玉工多不懂印篆,因此,只有篆印者+玉工技能合一者才能做到。
  打小受家庭熏陶,张雷非常喜欢篆刻艺术,后师从书法篆刻大家杨霁成先生,并于1989年创办了颍淮印社,还参加了全国知名的西冷印社的篆刻联展。在篆刻道路奋力前行,他还结合古法“平刀之下”创作出了“冲、切、跳”等具有个人风格的篆刻技艺。
  业内人士评价说,张雷的玉印篆刻古雅清纯、灵动苍浑,平中见奇、静中寓动,线条干净利落,章法严谨灵动,既尊重传统又不拘泥古法,既敢突破陈规又不失法度,既保留了篆刻本身的共性,又赋予了玉石绮丽的个性。“他的玉印篆刻作品展示了极富人文气息和灵动姿态的韵味,一件件作品宛如天成之器,闪烁着时代光芒。”
  尽管篆刻技艺在不断提升,但张雷却为玉印篆刻的传承而忧心。由于玉印篆刻是一种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小众技艺,而经济效益空间却极为有限,愿意学习这项技艺的人并不多。
  采访中,张雷把自己30余年默默坚守的传统篆刻技艺,称为是在从事孤独的事业。但这种坚守让张雷收获了很多:孜孜不倦坚守传统技艺,在方寸之间感受中华文化的余韵,他当成人生修行沉浸其中。
  2020年初,在各方重视下,玉印篆刻正式入选阜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雷成为这项传统非遗的传承人。他希望,玉印篆刻也能像2008年奥运会玉印徽章那样闪耀世界,有更多的人了解玉文化,喜爱玉印章,传承玉篆刻,他愿意义务教授,将这种传统非遗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