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关注·公告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李亚飞

以微弱之光护万家安宁


本报记者 楚楠楠 通讯员 王建宏 文/摄

  抓捕过凶狠的歹徒,调解过“剑拔弩张”的纠纷,处理过家长里短的“小事”……他叫李亚飞,现为阜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七大队副大队长、二级警长。从警16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公安事业的忠诚,诠释着一名普通民警为民服务的情怀。

英勇无畏的守护者
  多年前,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少年壮志不言愁》点燃了李亚飞的警察梦。后来,怀揣对警察职业的向往,李亚飞报考了警校,毕业后于2007年加入了人民警察队伍。
  “打击犯罪,守护平安。”从警16年,他依然清晰记得刚穿上警服时的心情,铭记着从警初心,坚守着警察职责。
  “说到特警,大家可能会想到铮铮铁骨、英勇无畏,其实,我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李亚飞说,在执行任务时,说不害怕是假的,但之所以能迎难而上,只因为头顶警徽,肩扛责任,心中怀有那份使命与担当。
  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他义无反顾、无所畏惧;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始终冲锋在前。在一次“飓风行动”中,为了抓捕涉毒分子,李亚飞和同事一起分析案情,制定抓捕方案,经常转战多地,包括偏僻乡村,连续几天几夜蹲点守候。在车上,为了隐蔽,冬天不能开暖风,他和战友冻得直哆嗦;夏天不能开空调,他和战友汗如雨下。曾经,他和战友连续几天蹲守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饥肠辘辘时,只能分食硬邦邦的烧饼。
  每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李亚飞都会分析该类案件团伙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从警以来,他和战友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500余人次,打掉涉案团伙100余个;抓获网上逃犯187人,其中包括潜逃17年的外省命案嫌疑人薛某铎、涉案金额超过24亿元的外省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首要犯罪嫌疑人徐某莉。
  今年以来,在打击犯罪的同时,李亚飞所在的特警支队便衣行动队积极追赃挽损,为群众追回被盗电动车31辆、自行车6辆以及烟、酒、购物卡、现金赃款等涉案财物,收到群众致谢锦旗18面。

为民服务的践行者
  民生案件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3年3月8日,6岁的听障女童小语(化名)遗失了价值20万元的人工耳蜗。李亚飞和特警支队七大队的战友通过小语家人描述的丢失时间、路线等,分段调取沿途监控,一个机位一个机位地排查,一帧画面一帧画面反复地回看……最终,仅用两个小时,就发现了耳蜗的下落,并火速将耳蜗找回,送到小语家人手中。这件事在网上广为传播,许多网友纷纷点赞:“特警小哥哥真帅,我的城市很温暖!”
  2023年全国两会安保期间,李亚飞主动作为,找回市民因大意而丢失的钱包、手机等物品30余件;和战友一起,多次找回因负气而离家出走的青少年,并耐心开导直至安全交到其家人手中。
  2022年除夕之夜,因为5毛钱的饭钱,一家餐厅的老板和顾客争执不休,双方均不肯让步。李亚飞苦苦劝说两个多小时,最终两位当事人握手言和。
  “这些事虽然都不大,但却时刻影响着老百姓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对于李亚飞来说,民警心中无大案小案之分,楼下停的汽车玻璃被砸、电动车停在路边被盗、工地上丢失几根钢筋……必须做到小事不小看、小案不小办,才能在平凡岗位上书写警察的荣光。

培养新警的引路者
  “传帮带”是公安队伍的优良传统,更是一种温暖的接力。
  对于每一个刚进入阜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七大队的战友,李亚飞都将最实用的公安本领倾囊相授。从线索侦查到走访现场,从实施抓捕到立案审讯,他总是给予莫大的鼓励和细心的教导,把案件办理的细节精髓言传身教,将公安精神薪火相传。
  16年,弹指一挥间;16年,艰辛多磨炼。一次次临危受命,一次次不辱使命,李亚飞的从警生涯,闪烁着刀光剑影,也收获了累累硕果:2023年5月4日,被公安部、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2022年1月,被安徽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优秀人民警察”;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个人嘉奖4次;被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公务员9次。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愿以自己的微弱之光,守护万家安宁。”采访中,李亚飞多次表示,自己其实很普通,只是尽了警察应尽的职责。
  现在,临近岁末年初,李亚飞和战友更忙了,忙着执勤,忙着检查,忙着服务,忙着守护群众的安全和钱袋子……“违法犯罪少了,矛盾纠纷少了,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李亚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