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我的舞台我来秀

——太和县第十八届群众文艺调演现场侧记

通讯员 刘铭 林茜

  曼舞飞扬,雅乐绕梁,歌声嘹亮……2019年12月28日至30日,太和县文化中心剧场里热闹非凡。第十八届群众文艺调演在这里举行,声乐、器乐、舞蹈、曲艺共四个类别的216个节目参加演出,数百名来自各乡镇、社区、艺术学校、演艺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的群众,在这个绚丽的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这一刻,他们不是普通的太和人,怀揣着对生活、对家乡、对艺术的热爱,化身为一个个耀眼的舞台明星。

  新节目层出不穷

  舞蹈《欢乐中国年》《嬉戏一花》、葫芦丝合奏《梨花颂》、唢呐演奏《鸾凤和鸣》、话剧小品《网络销售进农家》、坠子《送戏下乡》、琴书《精准扶贫得人心》、清音《请君太和来观光》《我为祖国庆华诞》……此次参演节目包含各个门类,不仅有动感舞蹈、传统戏剧,还有当地非遗清音、琴书、唢呐、锣鼓,以及人们喜闻乐见的相声、快板、杂技、双簧等。虽然多数演员来自农村、基层,但他们自编自演的现代戏,原创的小品、坠子等曲目,质量高,形式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此次演出共有声乐类节目27个,器乐类节目19个,舞蹈类节目60个,曲艺戏曲类节目110个,其中多个节目是首次亮相。太和清音传承人于飞此次表演了两个节目,分别是《绣红旗》和《我为祖国庆华诞》,这也是《我为祖国庆华诞》自成曲以来的舞台首秀。由太和清音省级传承人张洪奎作词、市级传承人高虎作曲的《我为祖国庆华诞》历经几个月排练,终于赶在2020年元旦之前正式与观众见面。“这个曲子是专门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作的,唱词从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到现在,每个时期的特色需要通过转换节奏、速度和情绪来表现,对演唱者的唱功要求比较高。”令于飞欣慰的是,她的演出得到了评委肯定,也受到了观众好评。
  对观众李阳来说,琴书《精准扶贫得人心》让他至今难忘。“这是三个盲人表演的节目,一个人唱词,两个人拉弦,上台的时候他们是搭着肩膀上来的,眼睛看不见还能精准地敲琴、拉弦,感觉很不容易。”
  李阳所说的这三个盲人演员,是来自太和县二郎镇的王士林、孙传仁和李艳。王士林今年52岁,唱了一辈子琴书,和孙传仁、李艳组成了一个小团体,没事时就在镇文化站给乡亲们表演,有时也会出门接商演。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群众文艺调演,由于演出当天王士林感冒,主唱便由李艳担任,王士林拉京胡,孙传仁拉坠胡。三人虽然看不见,但凭着一腔对琴书的热爱,高质量地完成了这一场表演,并且获得了评委9.447分的成绩。

  新舞台效果很赞

2019年12月30日上午是戏曲类参演节目专场。一大早,戏曲爱好者董玉波就来到了县文化中心做准备,他已经连续参加了五届群众文艺调演,没想到今年在新建成的文化中心剧场举办。“相比之前的舞台,这里的表演环境更舒适,你看,灯光、音响、舞台都非常棒,我们站在上面表演,感觉就像个明星!”
  新的表演场地,给太和清音传承人于飞的最大感受,一是有了化妆间,化妆、换衣服不再冻得直哆嗦;二是新剧场里的灯光、音响效果非常好,站在上面真正有了在大舞台表演的感觉。“以前表演时,舞台和LED大屏都是临时搭建的,现如今设施齐全,演员不再有后顾之忧,表演效果自然也好。”
  据太和县文化馆馆长付文侠介绍,文化中心是“六馆两中心”的组成部分,是太和县最新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作为太和县地标性建筑,“六馆两中心”将县图书馆、博物馆等8个单体项目整合在一起,今后将成为太和人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好去处。“此次群众文艺调演是从2019年12月28日开始的,文化中心也是从这天开始正式启用,剧场可容纳260人,舞台、音响和灯光效果都达到专业水准。”

  演出精彩观众乐

  丰富的节目,精湛的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到场观看。家住椿樱社区的黄居九夫妇在女儿黄红的陪同下,一连三天观看了演出。在欣赏太和清音传统剧目《追舟》后,黄居九高兴地说,真没想到太和现在的民营院团演出水准这么高,都赶上专业剧团了,咱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真是越来越丰富。
  笔者在现场注意到,不少观众都是携家带口地来看演出,而且是一连3天看。家住桥西社区的姚彩云是个老戏迷,几乎每年都去看群众文艺调演。得知今年的演出在县文化中心举行,她从第一天早上就拉上老伴邀上亲家,带上孙子孙女前去看演出。“今年的节目非常好,形式多样,质量也高,不仅有老年人爱看的戏曲,也有小孩喜欢看的歌舞,最重要的是剧场环境变好了。”姚彩云说,前些年表演场地硬件设施不太好,没有空调特别冷,往往演出没结束观众就坚持不了了。“如今的文化中心剧场里有空调,老人小孩都坐得住,暖暖和和看演出。”
  近年来,太和县群众文化活动在城乡红红火火地开展,一年一度的全县群众文艺调演给广大城乡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也给广大群众提供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是太和群众文化的一个响亮品牌。一批批健康向上、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融艺术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多上台、多参与、多创新,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