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沙颍河畔澄泥人

——访沙颍河澄泥砚工艺美术家刘莉


通讯员刘铭李惠文/摄
  盛夏时节,笔者来到位于太和县旧县镇大张村的沙颍河澄泥砚研发基地。走进典雅的展室,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陶艺作品让人眼前一亮:竹篮、竹壶、竹凳,外观个个是竹制品,其实是颍沙泥做成的;一把斧头壶,乍看是原木材质,用手一摸才知是陶制品;《吹唢呐》《老友相逢》《挠痒痒》等作品,富有生活情趣,让人啧啧称奇。
  让人惊讶的是,这些作品都出自年轻的刘莉之手。她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玲的弟子,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参与创作的《八仙如意砚》荣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最高奖“山花奖”。如今,刘莉回到家乡太和,潜心研究沙颍河澄泥砚,为提升它的工艺水平和影响力而努力。
  拜师学艺
  1983年出生于太和县李兴镇的刘莉,自幼喜爱美术,小学时就经常在作业本、墙壁上涂涂画画。2000年,读高中的刘莉从亲戚口中得知郑州的泥塑艺术家王玲正在招收弟子。对于王玲,刘莉有所耳闻,知道她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主要从事黄河金沙泥工艺品创作。
  刘莉心有所动,便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王玲的工作室。工作室位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由十几个窑洞构成,看上去独特又美观。一方方做工精细的澄泥砚、一套套造型精美的茶具,以及一件件拙朴可爱的泥塑艺术品,让刘莉立刻喜欢上了这里。
  “做泥塑是个细活,需要耐心和定力,尤其是要能耐得住寂寞。”王玲曾对16岁的刘莉说过这句话,但其真正的涵义直到多年后她才真正懂得。
  每名学员的学徒期是三年。分组前的考核期里,刘莉在制作茶具方面表现出了过人天分,被分到了茶具工作室。学员每天早上5:30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面对的除了泥巴还是泥巴,较为枯燥。由于学习过程太艰苦,同期学艺的40多名学员,最后留下的只有刘莉等几个人。
  在王玲的工作室,刘莉一待就是10年。对她来说,收获是沉甸甸的。王玲很器重这个学生,不仅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还和她建立了深如母女的感情。每次外出参展、采风创作等,她都把刘莉带在身边,奠定了刘莉扎实的雕塑基础。
  “做人要端正态度。只有人品做好了,才能做好艺术品。”这是王玲常对刘莉说的话。10年的潜心学习,虽然与外界接触不多,但恰恰让她有了更多时间醉心于自己的泥塑世界。
  在王玲的指导下,刘莉的作品先后获得很多奖项。参与创作的《桃园三结义》大型砖雕获第五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辣椒壶》获“黄河杯”旅游纪念品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荣誉接踵而来,让刘莉更加坚定了与这一方泥土打交道的信心。
  专攻澄泥砚
  澄泥砚作为中国历史四大名砚之一,与端砚、歙砚、洮砚齐名,史称“三石一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石质砚。澄泥砚中的极品黄河澄泥砚是中国国礼的指定产品,其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作为黄河澄泥砚的重要分支——沙颍河澄泥砚由于制作工艺开发较晚且没进行有效的市场运作宣传,知名度不高。
  刘莉跟随王玲学习十多年,深得黄河澄泥砚制作精髓,作为太和人的王玲多次对刘莉提起,黄河澄泥砚声名鹊起,但沙颍河澄泥砚还鲜为人知,她本人精力有限,希望刘莉能在弘扬沙颍河澄泥砚上有所作为。
  在沙颍河畔出生长大的刘莉深知挖掘、发扬沙颍河澄泥砚的重要意义。2015年,刘莉带着老师的重托回到太和县,并在旧县镇创建了沙颍河澄泥砚研发基地。太和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而且是有几千年历史的砚台文化发祥地,县域内出土的汉砚是目前国内出土年代最久远的古砚之一。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刘莉挖掘、弘扬沙颍河澄泥砚树立了强大的信心。
  刘莉说,沙颍河澄泥砚制作需经过36道工序。首先,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滤出的极为细腻的泥土就是制砚的原料——澄泥。澄泥砚之名也由此而来。再将滤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历经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沙颍河澄泥砚“取之于水而成之于火”。刘莉在遵循古法的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炼泥工序上,以电为动力替代了原来的手工操作。这样做的结果是既提升砚的密度和硬度,又使澄泥砚在烧制时不会产生任何气泡和微小裂纹。
  由于使用经过澄洗的沙颍河细泥作为原料,沙颍河澄泥砚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的特点。刘莉利用沙颍河泥烧制的仿古石砚,不论在重量上、视觉上、手感上都与石质砚无异,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
  2019年4月,刘莉依据太和出土的“汉砚”资料,研发创作完成了澄泥汉砚,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成钢的高度赞誉,称其为汉砚和澄泥砚的完美融合。
  培养下一代
  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在王玲及刘莉多年的研发下,已日益完美。但随着书写方式的改变,墨水和笔具的普遍应用,砚台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澄泥砚也逐渐被视为工艺品。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澄泥砚的文化,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老手艺继承并发扬下去,现今的刘莉也如当年的老师王玲一样,一面潜心研究提升工艺、创新产品,一面倾心教授技艺,培养传人。
  2015年以来,刘莉先后走进太和县启聪特殊教育学校、太和县艾乐幼儿园、太和县李兴镇中心小学、太和县郭庙镇中心小学等十几所城乡学校,免费教孩子们做泥塑。在太和县解放路小学专门开设了陶艺教室,辅导学生制作颍沙泥作品,几年来,参加学习的学生达500多人。在刘莉的辅导下,不少孩子的作品在市县获得了大奖。日前,沙颍河澄泥砚研发基地被太和县有关部门列为第一批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基地内,不仅有布置精美的陶艺展室、图解室,还有趣味横生的制作坊、体验中心等。
  谈到未来的打算,刘莉说,将坚定不移地传承当地沙颍河文化,以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精品为己任,展现沙颍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力求凭借独特精美的文化纪念品让更多人知道沙颍河澄泥砚。
  “澄泥砚的制作,是泥的记忆,是火的传承。坚守这门技艺虽然很辛苦很孤独,但能够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事业,此生便无憾了。”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刘莉坚守技艺的辛苦,以及传承古老技艺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