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暑假里的非遗课


本报记者 尚原野 实习生 李仲贤 文/摄

  暑期,孩子们有了更多闲暇时间,除了选择书法、舞蹈、绘画等传统兴趣班外,我市多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开办了各种类型的非遗传承培训班。剪纸、捏面人等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识,让他们从小认识非遗、喜欢非遗。

  剪纸技艺展魅力

  8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界首市文化馆三楼,在暑期少儿剪纸公益培训班里,47岁的贾玉峰正在给20多个孩子上剪纸课。四张双层大圆桌占据着教室的主要空间,孩子们围坐在圆桌四周,在空调吹出的阵阵凉风中耐心听讲。
  记者了解到,这个剪纸班从7月16日开始授课,将持续到8月25日。期间每周五和周日上午8点到9点半,贾玉峰都会来到界首市文化馆给9到14岁的少年儿童指导剪纸技艺。这项工作,他已经坚持了9年。“今年暑假,界首少儿剪纸公益班一共招收了60人,男孩女孩比例相当。通过基本技法的传授,再辅以简单的构图,深受小学员的欢迎。”
  二楼的界首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里,整齐摆放着贾玉峰的十二生肖剪纸摆台作品,构图巧妙、刀法繁复,让人一看就感觉功力深厚。“2010年,界首剪纸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作为阜阳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贾玉峰说,界首剪纸源于民间刺绣的底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发展鼎盛期,如今剪纸传承人大多进入中年,需要年轻力量的加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需要注入年轻的活力,所以传授剪纸技艺,我义不容辞。”

  小小面人手中舞

  在临泉县教育局二楼,每周二和周四,73岁的民间艺人张启英都会在这里教孩子们捏面人。两年多来,这种依托“杨桥面人”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在当地少年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即便是在暑假也从未间断。
  8月13日,早上6:40,张启英就动身从杨桥镇郭寨村的家出发,前往20公里外的临泉县城。今天,她将教孩子们用超轻粘土制作特务“阿奇”,这是《汪汪队立大功》的动物之一,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动画形象。
  在张启英的耐心传授下,孩子们小心地捏出“阿奇”的身体、胳膊、脑袋、面部……最后,为“阿奇”添上漂亮的服饰。就这样,一个个“阿奇”便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小小的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2017年9月,临泉县教育局第一次开设超轻粘土手工技艺班,在杨桥当地捏面人非常出名的张启英受邀讲课,第一个班就收了36名学生。“我母亲手很巧,她会用面捏出各种动物形象,上锅蒸熟以后给我们吃。”张启英说,前些年在家带孙子,她重拾儿时捏面人、捏泥人的手艺,用麦面、黍面、豆面加工面人。超轻粘土出现以后,由于色泽鲜艳、可塑性强,逐渐取代面人和泥人,演变成一种深受少年儿童欢迎的手工技艺。

  学习非遗收获大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利用假期让孩子接触和掌握非遗制作技艺,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今年11岁的于淼淼是临泉县靖波学校六年级(6)班学生,2017年9月开始跟随张启英学习超轻粘土手工技艺。“去年我参加全县中小学生手工作品大赛,获得二等奖。”于淼淼骄傲地说,张老师的作品她都很喜欢,一直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两年多来从未间断。无论是动画人物,还是戏剧人物,张启英在色彩搭配方面很有想象力,对自己帮助很大。暑假期间,母亲在临泉经济开发区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她,每周二和周四她都是在张老师的陪伴下度过,收获非常大。
  今年9岁的程宇博是界首育华学校三年级(1)班的一名小学生,暑假期间他报了跆拳道、英语等多个兴趣班,其中少儿剪纸是他最喜欢的。“学剪纸一个月时间,进步真的很大,更有耐心了,也坐得住了。”程宇博的妈妈赵小玲告诉记者,少儿剪纸班是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孩子参与度高,对于培养美术方面的兴趣很有帮助,希望文化馆今后开设更多的非遗传承公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