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美好阜阳

筛子李村筛子俏巧手编出青竹篓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曹华丽 姚易承/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竹竿是青龙,越编越穷。”在界首市大黄镇筛子李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意谓从事竹编加工是不挣钱的营生,会越干越穷。
  事实上,这一源自山东枣林庄的传统技艺,从明朝洪武年间移民开始,就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沿袭至今。
  从解放前挣个馍钱,到改革开放后“编席打篓,养活几口”,再到2022年入选省级非遗,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界首竹编如今焕发出新的活力。

筛子李村寻筛子
  在阜阳,如果要寻找有趣的地名,太和皮条孙、界首筛子李应该能排在前面。前者的绳网产业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后者作为省级非遗发源地备受关注。筛子李的地名从何而来,故事还要从明朝说起。
  据《界首县志》记载,明朝时,筛子李村叫双庙李村,因为竹编筛子远近闻名,人称“筛子李庄”,并一直沿用至今。清朝和民国时期,临近的唐庄、曹庄、于庄等10个村庄,有一半居民都以竹编为副业。直至今日,这里还有不少农户从事竹编加工业。
  门口堆着截好的长竹竿,屋里挂着剖好的篾子。没错!这就是筛子李村筛子李庄71岁竹编艺人李红亚的家。“明洪武年间,我们祖先从山东枣林庄迁过来,竹编是祖传的老手艺。”李红亚说,他编了一辈子筛子,一把跟他年龄相当的剖竹刀,刀刃已经磨出月牙形凹槽。3米多长的竹篾在他手中像柔韧的藤条,不消多长时间就能打出一个盆状的筛框。压上老伴编的筛底,缠好内外边,一个手工筛子就完工了。
  大筛子一尺八、二筛子一尺五、小筛子一尺二,这个直径是祖辈传下来的,大小、深浅都有讲究。“一根竹竿可以剖出来一层篾青和四五层篾黄,同样尺寸的筛子如果用篾青编,可以多卖10块钱,主要是因为篾青更加沥水。”李红亚说,考虑到竹竿2块钱一斤,他一点手工馍篓市场俏
篾黄都舍不得丢。
  同样在筛子李村,与筛子李庄家家户户编筛子不同,曹庄的居民更擅长编馍篓子。这种类似于馍盆的竹器,外型小巧、透气性好,价格20元左右,很多城市家庭都经常用。
  “编筛子要剖蔑片子,编馍篓的篾子要刮成圆条,而且越长越好。”今年61岁的曹国信是筛子李村曹庄人,改革开放后主要编小孩车座,是当地出了名的巧手和生意经。当时,那种架在自行车大扛上的藤编座椅,一个就能卖5块钱。
  2000年以后,界首竹编开始走出安徽、走出国门,更加实用的馍篓深受市场青睐。“以前农村家庭没有冰箱,带盖的馍篓可以用来储藏肉食,当地人叫它‘气死猫’,一个‘气死猫’卖两个筛子的价钱。”曹国信说。
  “两个人起早贪黑,一天可以编5个篓子,去掉成本最多挣100块钱。”曹国信说,现在“气死猫”主要作为工艺品出售,价格上百元,哪个挣钱一看就知道。

省级非遗进营地
  2022年,大黄镇在筛子李村建了一座非遗展馆。一进门,就能看到民间艺人现场加工界首竹编,筛子、马篮子、斗笠、馍篓等实用竹器,花瓶、果篮、遮阳帽等工艺竹器应有尽有,让人爱不释手。
  “现在,竹编经纪人都提前下定金,手艺人只要能编出来都不愁卖,而且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筛子李村党总支书记李上海说,目前,以筛子李为中心,辐射周边1200多个农户,都在从事竹编加工,年经济收入超过500万元。此外,当地还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定点结对,开发竹编文创产品。“像这种会议室用的高档陶瓷杯,口沿上采用界首彩陶图案,下半部分还加一圈竹编,既美观又防烫。”
  “依托非遗展馆和废旧养猪场,我们建造了竞界青竹营地,承接各类团建活动。”竞界青竹营地负责人汪赛说,这段时间,营地承担了界首市民兵训练任务,宿舍、会议室都得到充分利用。周末搞拓展训练,暑假搞夏令营,在当地有很高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