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颍上新闻

颍上县杰阳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明侠

吃过打拼苦 办厂富乡邻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李静 孔洪洋

  从“打工妹”到“全国优秀农民工”,她带领百名困难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万元以上……她就是颍上县杰阳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明侠。

回乡创办工厂
  7月1日,记者来到颍上县杰阳服饰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伴随着缝纫机的“哒哒”声,村民在各自工位上抓紧赶制一件件订单服装。
  这座就业帮扶车间位于黄桥镇两湾新村,吸引附近村民就近就业。“既要照顾孩子上学,也要照顾父母生活,出去打工不现实。”黄桥镇新庙社区村民李传梅说,自从到杰阳服饰工作以来,她实现了干活顾家两不误,月收入3000块钱左右。
  今年41岁的王明侠是颍上县杰阳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老家就在黄桥镇。家庭贫困的她,16岁就外出务工。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技术,她跟着同村人从杭州、福州到温州,一路辗转打拼,做过茶农、编织工人,当过餐饮服务员。虽然生活艰辛,但王明侠靠着吃苦耐劳和聪明才智,从普通职员做到了中层管理人员——一个人负责7个区域的门店。
  2012年,为照顾家庭,王明侠来到丈夫打工的城市——上海,成为一名服装厂工人。得益于这份工作,为王明侠回乡创业提供了技术和门路。2016年3月,父亲意外离世,令王明侠深深内疚。“常年在外打工,和父母聚少离多,甚至两三年才能见上一面。父亲走后,我不想再和母亲经历同样的事。”利用家乡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和自己掌握外贸订单的优势,王明侠决定回乡办厂,一边照顾母亲,一边自主创业。她东拼西凑了10万元,租了一间60平方米的房子,买了几台机器,招了七八位工人,走上了返乡创业路。为了赶订单,往往工人都下班了,王明侠还独自加班到深夜,从来不怕苦和累。

带动乡邻增收
  “回乡创业不容易。好在,家乡的镇、村和人社部门给予了很多帮助,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王明侠告诉记者,经过两年多发展,工厂渐有起色,订单源源不断,工人发展到40多人。2019年,当王明侠为引进新生产线和机器寻找新厂房时,黄桥镇两湾新村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建的扶贫车间也在招商。经沟通协调,当年8月,王明侠的颍上县杰阳服饰有限公司迁入两湾新村扶贫车间,工厂面积1800平方米,很快发展成拥有6个班组、超百名工人的企业,年产值达400余万元。
  作为首批招募的工人,家住新庙社区的范伟静告诉记者,因家中孩子在镇里上学,老人需要照顾,她之前没出去工作,只能在家操持家务、干干农活,生活开支全靠丈夫在外务工挣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9年,杰阳服饰入驻两湾新村后,她经人介绍到这里工作。“离家10多分钟路程,活儿也不累,月工资3000多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对我太合适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像范伟静这样的工人,公司有四五十人。多年来,深知生活不易的王明侠一直秉承一个宗旨:只要困难户有就业意愿,厂里就根据其具体情况,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提供就业机会。这两年,杰阳服饰累计带动100多人务工,其中,困难群众超过30人,平均年增收万元以上。
  这几年,因疫情原因,国外订单不稳定,为保证职工收入稳定,王明侠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虽然现在订单生产利润很薄,但能通过就业带动群众增收,为家乡发展尽一份责任,感到很自豪。”王明侠说,日子会越过越好,她今后力争多接订单,带动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