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颍韵

进香古道经长官

文涛

  古代交通以水路为主。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的发生彻底改变了北宋的发展命运。中原经济遭到巨大的破坏,沈丘县(今临泉县)经济、文化衰落,人口急剧减少。公元1194年,黄河夺淮,将大量泥沙带给淮河水系,使淮河水系许多支流严重废弃或改道。整个中原社会经济一片残破,凋零不堪。
  蒙元时,北庭人乃蛮台和其子阿鲁温驻军沈丘。曾在蒙古人和回回人聚集地漕子集(今长官镇)设立长官司提领所,此提领所的达鲁花赤(蒙古语盖印者)为正八品,下属10到50户的小达鲁花赤由回回人担任。乃蛮台其后察罕·帖木儿其统领的部队是元朝末年赖以生存的一只十分重要的武装力量,其家族世系沈丘(今临泉),察罕和其养子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出生于沈丘,发迹于沈丘,其部属将校、兵众多为沈丘人,察罕死后被追封为颍川王,仍食邑于沈丘,为蒙元支撑残局近三十年。朱元璋对其恨之入骨。另外,朱元璋在讨饭路程,提到过汝宁府(今汝南县),也提到过颍州。查《一统路程图记·卷六》和《士商类要·卷一》,汝宁府到颍州必经沈丘县,但朱元璋唯独没有提到沈丘。说明沈丘人对待他这个要饭花子态度不友善,可能是羞辱备至,不堪回首。朱元璋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痛恨沈丘人为蒙元效忠,废沈丘县,降为镇,长官司提领所自然不存。
  经元末混战和明初的靖难之役,整个颍州遍地疮痍,洪水泛滥,原有水系遭到破坏,河道淤塞,人烟稀少,虎豹出没,旧集镇几近消亡,邸店疏落。
  传说到明初,只有一名叫夏慈的打鱼人在故漕运集开设小旅店。夏家小旅店靠卖茶卖饭,生意逐渐好转。明初,夏慈的儿子在京城应天府做了官,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受人们的爱戴。当时,人们对官吏的泛称叫长官,又因此地曾设长官司提领所,移民称该小店为“夏长官店”,原废沈丘县的河渡漕运集改称“长官店”。《明正德颍州·乡井》载“长官店坡,在西乡120里,漥淖沮洳,不堪耕治。长官店集,在西乡120里,河边市集,亦众客户。”明初始,旧水路淤塞后,穿越长官古镇的陆路古道搭建了长官店与全国东西南北各地的联系。
  早在北宋时,就有官道与私路的记载。如北宋《太平寰宇记》颍州“四至八到”云:“西至蔡州400里”即为经过长官店的蔡颍官道。“沈丘县(今
  临泉)砖城在县东北45里”即为沈丘县私路。明中叶,水陆交通路线有很大发展,商人的贸易活动空前活跃,士商长途旅行需要了解路程险易和沿途情况,于是徽商编纂的路程图记便应运而生。徽商黄汴遍索天下地志、古今文献和地图,经过历时二十七年的收集和整理,于隆庆四年(1570年)撰成《一统路程图记》。《一统路程图记·卷六·瓜洲至武当山路》详细记载了从瓜洲出发,途经滁州、寿州、正阳、颍州、天蓬集、姚家店(今高塘乡大姚庄)、长官店、李铁集(今韦寨镇秦营)、瓦店、姜寨、杨埠到汝宁府,经确山、泌阳、唐县、方山、均州,终点为武当山玄帝殿。《一统路程图记·卷六·正阳至襄阳路》路引:“正阳……至颍州、四十五里至天棚集、七十里至张官店、三十里至李铁集、十五里至瓦店、二十五里至姜寨……终点为襄阳府。”此路引与《一统路程图记》基本相同。
  瓜洲至武当山路是一条主要来自江南香客到“大岳”(武当山)的“朝圣”之路。永乐十年(1412),明成祖朱棣遣要员率20多万军民夫匠进入武当山,以12年功夫,建成包括金顶(太和宫)在内的9宫9观等33处道教庙宇,使武当山成为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道场,因此,武当山被称为“皇室家庙”。而大名鼎鼎的瓜洲,从隋唐运河通航以后,成为由古运河入江的必经之道而日益繁华。北宋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诗句脍炙人口。此条经过长官店的进香路是明代东西方向的主干线,由官方营治,用于政令推行、政情沟通、物资运输及军事行动之路线,亦是州与州、县之间连通之干道。与私路相比,亦必是更为平坦而宽阔。此条官路亦准许百姓及商旅通行;此道香客众多,一直较为繁忙。
  明朝天启年间徽商程春宇编撰的《士商类要·卷一·南京由汝宁府至
  武当山路》和清朝人詹漪子编纂的《天下路程图引》所写的南京赴武当山通行路线大致相同,只是起点由瓜洲改为南京草鞋夹口渡江,途中经过颍州向西的路小变动,经天蓬集改走高塘,其余路途未变。此道也是由颍州向西,过润水故道红石桥过长官店东门(通德门)经山陕会馆(可宿),过东牌坊、东西大街,从西门(望华门)或北门(同兴门)离开,顺延河两岸往李铁集方向,途经瓦店、姜寨、杨埠、汝宁府,终点亦是武当山玄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