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理论

“北京蓝”成为冬奥会最靓颜色


史春

  美联社报道称,北京用蓝天迎接前来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们,体现了近年来中国强力治理空气污染的成果。报道称,北京的空气质量与十年前相比,得到“显著”改善。在过去,人们佩戴口罩抵御空气污染;而在北京冬奥会上,良好的能见度能让运动员们从场馆远眺到北京周边的群山。“改变正在发生”,这是每个身处其中和远远观察的人都能真实感知到的。
  这是国外媒体对冬奥会“北京蓝”的称赞,是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肯定。我们每天从电视上观看冬奥会实况转播时,常看到北京的蓝天与白雪相互辉映,看到冬奥运动健将从白雪中跃起、一飞冲入蓝天的动人情景。作为国人,尤其是环保人,我们对“北京蓝”感到十分骄傲。
  “北京蓝”的背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实现了“十四五”起步之年的良好开局,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明显改善。在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生态环境领域8项约束性指标顺利完成,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臭氧浓度为1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连续两年实现PM2.5、臭氧浓度双下降。
  冬奥会期间的“北京蓝”,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北京市坚持不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果。在空气污染防治方面,北京市实施了300多项治理措施,建立高密度监测体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开展协同共治、联防联控,建立了包括科技治污、信息共享、空气质量预报会商及执法联动等机制,由此带来的不仅是2021年北京空气质量创历史最优、首次全面达标,还有冬奥期间举世瞩目的“北京蓝”。“北京蓝”成为中国政府兑现举办一届“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冬奥盛会庄严承诺的一个“窗口”。
  现在,冬奥会已经结束。我们期待能把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作为冬奥会留下的绿色遗产得以传承延续,冬奥期间的“北京蓝”成为北京乃至全国各个城市天空不变的“底色”。据悉,冬奥场馆和冬奥村都将重复利用,赛时的氢能源大巴车也将投身城市公共交通,“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在冬奥结束后仍将继续。“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规划建设1000座加氢站,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北京冬奥会开启了使用氢能的良好开端,预示着中国石化行业绿色转型的开始。希望中国更多的行业冬奥会之后也进行绿色转型。
  拥有“北京蓝”不是终点,只是新的开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正致力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相信,明天会更好。
  (作者单位:阜阳巿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