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记忆阜阳

历史建筑知多少


通讯员 李援朝/文 本报记者 庞诚/摄

  清颍路,依傍阜城“青颍公园”而名,历史底蕴深厚,写满乡愁记忆:东城河边有为抗战之需开辟的“小东门”,路中段有传承清道光年间“聚星书院”文脉的北城小学,西段有历代行政中心“老专署”……一处处建筑旧址较好保留了历史印记和传统风貌。如今,清颍路原来的砂石路面,已铺成平坦的沥青路。你若有暇,漫步在这条写满历史故事的小路上,体会与喧嚣闹市不一样的安静和从容,那种甘于平凡、大隐于市的印象直抵心头。

路名由来
  据1985年出版的《安徽省阜阳市地名录》记载,清颍路,“因在清颍公园南侧,故名。建于1958年,东起颍州北路,西至大观桥。砂石路面,长1400米,宽5米。曾名花园路。”
  清颍路与距其南侧近200米的人民路大体并行。若把东城河边“小东门”作为定位点,清颍路向西包括两段不同的名称:聚星街(今北城小学一段)、专署街(今老行署一段);向东,则为清颍路。清颍路沿途有南北走向的状元巷、三元巷、聚星巷、北门大街(今解放北路)、精忠街(今建设路)等历史名街巷路口与之横亘交汇。在1400多米长的清颍路上,坐落着小东门(仍存)、聚星书院(北城小学前身)、老署衙(阜阳首批历史建筑之一)等历史建筑旧址。
  清颍路名字的由来,与青颍公园密切相关。作为阜阳解放后兴建的第一座城市公园,青颍公园曾是明代颍州驻军——颍川卫的演武场(大教场)的一部分。明清时期,当地驻军每年都要在此进行练兵习武和军事操演。民国十二年(1923年),阜阳县利用大教场设立体育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体育场迁往南城白衣楼下的第一公园处(原一职高,今阜阳现代职业教育学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大教场旧址成立“农业推广所”,又称“农林场”。
  解放后,阜阳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需要场地。经行署批准,1952年把“农业推广所”一部分辟为田径运动场和球类活动场所,占地约70亩,冠名“人民广场”,民间习称“体育场”或“大教场”,除开展体育活动外,也举办大型群众集会和节日庆典活动。
  大教场的另一部分约160余亩,改作阜阳专区农场花园(属阜阳专区农场分场)。1950年至1955年,部分土地又辟为青颍公园。
  围绕公园冠名“青颍”还是“清颍”的问题,经历了一波三折。2018年10月出版的《阜阳城乡建设志》记载了当年公园命名的大致经过:青颍公园,始建于1950年,其范围北起泉河坝,南至人民路(清颍路),西起胜利路,东至颍州北路,面积230余亩。1950-1953年,开辟花圃5亩。考虑到古人多以“清颍”代指颍州(今阜阳),1955年公园命名时,呈阜阳专署批准的是“阜阳县清颍公园”,但核准时被改作“青颍公园”,理由是“去掉三点水意义更大”……

聚星文化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阜阳县知县饶元英,把与阜阳县衙(曾为颍州府衙)相隔一条北门大街的“社仓”院落作为办学基地,创建“聚星书院”。为
  便于集中管理阜阳城仓储机构,饶元英在精忠街(今建设街)北端购置鹿姓房屋一所,重建“社
  仓”,与“义仓”隔街相望。目前,清代“社仓”已成民居,“义仓”现存门楼一座与部分仓房,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阜阳县知县刘昌彝利用聚星书院设施条件,创设“聚星高等小学堂”(聚星学堂)。民国初年,更名为“阜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24年,易名为“阜阳县聚星小学”。抗战期间,更名为“北城镇第一中心小学”。该校曾是阜阳早期革命活动的阵地之一。1925年秋,共产党员张蕴华受组织派遣任该校校长,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中共皖北“特委通讯处”设在该校。抗战时期,阜阳县抗战艺术社在该校设点。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城小学”。

行政中心
  清颍路与解放北路交口,习称行署街口,西北侧曾是历代颍州衙门旧址所在地。宋代开宝六年(937年)置颍州时,州衙署就坐落在北城此地,辖汝阴、万寿(今太和县原墙集)、沈丘、颍上4县。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任颍州太守时,把衙署二堂改为“聚星堂”,有此前贤守如刘筠、蔡齐、晏殊等如灿烂群星之意,是当时宴集宾客、切磋诗艺的综合性场所。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任颍州太守期间,经常与同僚及文人墨客会饮于聚星堂。
  北宋正和六年(1116年),因颍州为“龙飞之地”(颍王赵顼封地),升颍州为顺昌府。南宋时,顺昌府衙署亦在北城,附廓汝阴县,县衙署在南城。金元统治时期,颍州衙署也在这里。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军攻取颍州。颍州衙署被战火焚损。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李胜将军在颍州“筑城立卫”,创设军事机构“颍川卫”,属河南都司。此后,颍州署衙历经多次修缮,原址均在此区域。
  清代,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颍州。颍州署衙仍设在北城大街正南迤西原址。堂名“牧爱”,知州祝彦题额。清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升颍州为直隶州,领颍上、霍丘两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为颍州府,附廓置阜阳县,县治暂在府治内办公。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颍州府署从北城迁建于南城大东门北侧原颍州按察分司兵备道(后贡院、考棚)旧址。颍州府原址改为阜阳县署。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府存县,颍州府废,阜阳县与原颍州府所辖州县均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老颍州府阜阳县署旧址,设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阜阳、颍上、蒙城、太和、涡阳、亳县6县。办公地点设在旧县署(北城旧州治),前后厅房屋200余间,大门楹联为“欧苏旧治,泗淮名区”。专员兼阜阳县长,不另立专员公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专员、县长分职,以后宅两层暨东院属专署,前两层暨西院属县府。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3月上旬,阜阳专署成立,属皖北行政公署(省级)所辖。1952年8月,皖北行政公署与皖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阜阳地区受其所辖,下辖阜阳、太和、亳县、涡阳、蒙城、颍上、阜南、界首、临泉、凤台10县。1957年,由阜阳专区建筑工程公司承建的阜阳专署办公大楼竣工。该建筑位于北城古代颍州衙署旧址,办公楼建筑四层,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上世纪90年代,老行署旧址曾作为市政法委、市检察院办公楼。2017年12月,阜阳老专署大楼被公布为阜阳市首批历史建筑名录,予以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