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深读

两湾往事知多少

本报记者尚 原野 通讯员 肖少华

  代桥镇扎扒集码头,是界首两湾湿地西端的泉河码头。7月13日中午,记者从这里乘汽艇顺流而下,一边欣赏两岸风景,一边听船家“老七”讲当地的历史故事:解放战争时期,他的曾祖父、祖父和当地居民一起,从这里帮助刘邓大军顺利渡过泉河;扎扒集的地名,来自南宋时刘锜的军队在此英勇抗金;明朝时,田庄出了个田御史,他的母亲被封为“孺人”……

刘邓大军渡泉河
  汽车在泉左堤上缓缓行驶,丛生的芦苇和芦竹,像篱笆一样分列道路两侧,连绵几公里,不留一点空隙。扎扒集码头到了,沿着水泥路下坡,一棵百年老柳树立在岸边,只剩下四五米高的树干。
  天气酷热难当,中午过河的人少,船家“老七”坐在渡船凉棚下休息。“老七”大名叫张恒起,今年60岁。13岁那年,“老七”开始跑码头,从此在泉河上摆了一辈子渡船。他脸膛黝黑,肌肉结实,是那种见多识广的人。“这棵老柳树,你看多粗,两个人抱不过来,是我老太爷种的。”“老七”听爷爷讲过多次刘邓大军过河的往事。
  1947年8月13日,刘邓大军一部抵达界首境内,驻扎在扎扒集一带,决定在扎扒集渡口架设一座浮桥。为支援前方、保障部队行动,当地党政军民行动起来,积极准备木材、高粱秆、大车、门板,征集民船等渡河器材,做好随时渡河准备。为保证部队尽快隐蔽过河,当地群众有人出人,有物出物,有的还拿出了自家的门板、棺木,甚至把地里栽种的柏树砍下,作为固定浮桥的木桩。军民不分昼夜连续工作,在渡口河道中打下两行数百根大木桩,然后在水中放上大车,用绳索固定连接在一起,铺上木板、高粱秆等,建成了一座坚固浮桥。浮桥搭好后,人员、器械、粮秣等辎重连续过了七天七夜。相传刘伯承司令员的军用吉普也从扎扒集渡口过河,不慎滑进了河里,当地紧急调来6头健壮的黄牛,才把军车拉了上来。

扎扒集的由来
  扎扒集是个因河运而兴起的集市。南宋时期,宋军与金兀术军队在北方激战后,撤到泉河扎扒集一带。当时,部队兵力受损,人疲马困。带兵首领刘锜决定在此安营扎寨,养精蓄锐。将士们的到来,让这个安静的村庄热闹起来,原本忙碌的渡口更加繁忙了。时值冬末春初,水量很小。刘锜让将士们在泉河一较窄河段筑造拦水河坝,蓄水积容。在当地百姓帮助下,一条河坝很快建成。当金兵追来时,看到河干水浅,便下令过河。刘锜一声令下,扒坝、决堤、放水。河水倾泻而下,把金军冲得人仰马翻。刘锜的军队趁势出击,打赢了这场战役。
  或许是由于先打坝子后来又扒坝子的缘故,后人称这里为“打坝集”,后演化成“扎扒集”。由于历史上此地是渡口,后来扎扒集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如今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只有两条不长的小街,几乎没留下什么古迹。

泉河北岸看河楼
  泉河扎扒集渡口,原名裴家埠口。相传裴家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在泉河渡口旁建造了花园,盖有几层高楼,人称看河楼。坐在高楼上,既能看见花园里争艳的百花、田野里生长的庄稼,又能看到泉河里来往的船只。
  从看河楼上俯瞰南侧泉河,两座河心岛上的树木浮在河面上,像两条风雨飘摇的渡船,“双舟看河楼”的景致便由此而来。

田御史和他的母亲
  扎扒集田庄,是明朝崇祯年间田御史的故里。田御史名叫田用坤,官职是行人司(明代掌传旨、册封等事的机构)行人。由于先前泉河河道弯曲、水患较多,田御史受命回乡巡视水患治理,其母亲积极带领当地乡亲治理水患,事迹被崇祯皇帝得知,御封田御史母亲为“孺人”,圣旨现收藏于界首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