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村

草莓种植收益好

  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白永明

  这段时间,界首市泉阳镇柳庄村种植大户董长俊的心情不错:自家温室大棚种植的草莓大量上市,周边客商纷纷慕名而来,草莓供不应求。“经常是,地里草莓刚摘出来,送到地头就被客商拉走了。”
  董长俊种植草莓已有10年时间。从当初尝试种植一亩多地,到现在扩大到上百亩、年收益超过200多万元,小小草莓不仅成为董长俊一家的致富依托,也为当地产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我选择种草莓比较偶然。”董长俊介绍说,当时自己在温州打工,无意中听说草莓经济效益比较高,就想自己种种看,没想到一种就是这么多年。
  当初,董长俊放弃温州的高薪工作,在家乡柳庄村搭建了两座简易大棚,试种了1亩多地草莓,并向专业农艺师讨教种植技术。“那会儿啥都不会,好在有师傅随时指导。”令董长俊意外的是,3个月后草莓上市,自家草莓居然卖到了每斤20多元的高价,当年就实现毛收入1万多元。
  随后几年间,董长俊不断扩大草莓种植面积,眼下已建成100亩种植基地。2019年,他投资180多万元建造了联体温室,采用无土立体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了草莓不能重茬问题,还提高了草莓品质和市场售价。
  眼下,董长俊种植有“红颜”“天仙醉”“甜查理”“丽妍”等草莓品种。“不同品种的草莓价格不同,口味各异,我每年都会根据市场需求引进和调整。”董长俊说,“天仙醉”是从日本引进的高档品种,吃起来又甜又软,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甜查理”果型较大,产量较高,适合长距离运输,经济效益比较高。
  草莓采摘从头一年11月份开始,到来年5月份结束,周期长、用工量大,加上平时除草、开棚通风等工作,董长俊的种植基地每天至少要用工20人以上,给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柳庄村脱贫户范素云说,“这几年我在基地干活,按天计工资,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离家近,往返方便,比出去打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