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专题

人间古今事 一曲诉衷肠

—— 临泉县瓦店镇高楼村唢呐事业发展见闻


本报记者 赵名威 文/摄

  “黄铜檀木尊身塑,圆口长脖掌上擎。可道人间今古事,能学百鸟木中鸣。”唢呐,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以抑扬顿挫、喉清韵雅的独特魅力,演绎出人间的悲欢离合,被民间艺人所追捧。
  位于临泉县瓦店镇的高楼村,唢呐技艺代代相传,传承400多年经久不衰,被称为“唢呐村。”如今,这里的唢呐声依旧悠长入耳,在继承非遗文化中彰显新声,吹出了属于高楼村乡村振兴的动听故事。

  根深叶茂传乡音
  高楼村,是位于临泉县瓦店镇肖坡村的14个自然村之一,地理位置靠近河南边界。
  瓦店镇文化站站长尚淮南告诉记者:“说起这里民间吹奏唢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数百年前,由南汝州艺人包德昌和北颍州艺人黄德广组合的唢呐班在这里声名远扬,在两府辖区内曾经流传着“南包吹悲剧观众落泪,北黄吹喜调笑出眼泪”的佳话。高楼唢呐,据说当时有着“响三省、盖八县”的美誉。
  400多年来,高楼唢呐代代相传。民国初年,黄家唢呐班的第七代继承人黄立国自立门户,绰号“黄蛤蟆”的他,以一手出神入化的唢呐技艺在颍西颇为闻名,也带来了高楼村唢呐发展的鼎盛年代。“当时村中几乎家家吹唢呐,以服务周边各地红白喜事为生。”尚正坤介绍说。
  “过去的艺人,往往都要到河塘沟边等空旷处练习唢呐,吹唢呐时,双唇紧凑,腮帮鼓起,状如蛤蟆。走在村中,往往能听见几十上百人练习吹奏唢呐,因而这里被大家称为‘蛤蟆坑’。”瓦店镇唢呐协会会长杨京福告诉记者。时至今日,村中常年有70多个唢呐班子,从业人员达到数百人,凭借着高楼唢呐特有的鼻吹、接笛吹、流星小步吹等新颖技艺,获得周边百姓的广泛好评。

  传承非遗青年派
  在乡村,一个人的一生,从出世到死亡往往伴随着唢呐的音乐。“它既能吹悲,又能吹乐,如今更是人们火红日子里必不可少的元素。”手中摩挲着自己心爱的唢呐器具,高楼村黄氏唢呐传人黄磊对记者说。
  作为一名“80后”,黄磊自幼便受父亲黄刘安影响,从五六岁起开始学习唢呐,一学便是十几年。“唢呐被大家称为乐器之王,要想吹好唢呐,难度与其他乐器不可同日而语。”黄磊从父亲那里继承下了高超的唢呐技艺,为了琢磨好指法和演奏吐法,夏练三九,冬练三伏,即使磨得嘴唇起泡也毫无怨言。“要想吃这碗饭,没有不吃苦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学不好唢呐的原因。”黄磊说。
  “在我们村,过去的唢呐传艺,多为师傅演奏,学生在旁边观摩,通过口口相传来授业。这就导致人们缺乏乐理,不懂谱,难以系统化提升演奏水平。”为弥补这个不足,黄磊11岁便被送往北京音乐院校拜师学艺,一去便是8年。那几年,黄磊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养,在唢呐技艺上有了长足进步。
  学成之后,黄磊在外又周转数年,最终回到家乡,继承下家族世代的唢呐营生。凭借着丰富的乐理知识进一步丰富唢呐的演奏内容,黄磊将老一辈传下来的经典曲目结合现代音乐元素进行创新;为了让家乡热爱唢呐的孩子们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他在高楼村创办了一所唢呐学校,受到了乡亲们的欢迎。2011年,临泉唢呐演奏被评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磊更承担起非遗传承人的担子,日益认真打磨技艺,“这是我最热爱的事业。拿起唢呐,就仿佛吹去了一切烦恼。”
  2021年1月,在临泉县举办的农民唢呐王比赛上,黄磊凭借着精心的节目编排和出色表现,获得了铜奖及“优秀表演奖”。在不久后的阜阳市农民春晚的舞台上,他情感充沛、荡气回肠的唢呐技艺令观众深深折服。从服务百姓生活到登临文化舞台,高楼村唢呐的传承,在黄磊等年轻一代艺人们的坚守中继续前行。

  吹响乡村振兴路
  “家家吹唢呐、班子遍地有”,如今,高楼村的唢呐事业依旧发展兴旺,成为当地带动乡村振兴的文化名片。瓦店镇肖坡村党支部书记肖海东告诉记者,当下,在继承弘扬非遗文化的同时,高楼村正将村中目前的唢呐班子、从业人员进行规范整合,充分发挥民间艺术资源,形成服务周边各地、带动产业发展的振兴路径。
  “2020年12月,临泉县瓦店镇唢呐协会挂牌成立,以高楼村唢呐事业为中心,并集合瓦店周边区域唢呐班子,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肖海东介绍。如今在高楼村,平均每个唢呐班子年收入可达到20万元,全村唢呐事业年总收入近1500万元,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的唢呐艺人不仅服务四方,更将唢呐带上舞台,获得一个个优异奖项;村里艺术氛围日益浓厚,乡风文明越来越好,高楼村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环境,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满意度。
  铜碗里传递的旋律依旧悠扬,春风里传递着新的声音。记者了解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我市文化部门推出了“百名唢呐艺人庆党生”活动,其中从高楼村选拔的就有近半数量。这些来自高楼村的民间唢呐艺人将登上更大的舞台,用世代相传的艺术演奏红色经典曲目,展现高楼村文化发展、乡村振兴的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