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周刊

至爱珍藏未曾忘

——周家训回忆叔父周传鼎周传业烈士离开后的日子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明智 实习生 苗雨薇/文 本报记者 庞诚/摄

  在阜阳烈士纪念馆二层展厅,有两个展柜陈列着周传鼎、周传业两位烈士的遗物,有钢笔、印章、求学补助金券、成绩证书、上海开明书店优待券和一件湖蓝色缎面羊毛里棉袍。
  今年77岁的周家训是周传鼎、周传业烈士的侄女,系周传鼎弟弟周传璞之女,现为阜阳六纺退休职工。
  3月10日,周家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都是烈士生前常用之物,上世纪80年代捐赠给烈士馆(当时位于人民西路、保健医院隔壁的阜阳烈士馆),九里沟烈士纪念馆建成后展出。从1930年10月至今,周家后人每年都到烈士墓前祭扫,91年从未间断。

  
指导后学历历在目
  据烈士后人回忆,周传鼎、周传业兄弟俩不但自己酷爱学习,还悉心指导弟妹读书学习。兄弟俩在外地读书时,曾为弟妹订阅了《儿童世界》《少年杂志》等儿童读物,后来又订阅《东方杂志》《小说月报》《萌芽》等刊物以及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叶圣陶等作家的名著《呐喊》《彷徨》等。
  假期中,周传业经常在屋顶上安装避雷针,在门上用干电池安装门铃,有时还用苏打粉、柠檬酸、香精、糖精制汽水,搞实验。“四九起义”前后,周传鼎、周传业还带领弟妹组织了一个读书会,分两个组,一个组在县中,由堂弟周传书、周传钧、周传模,以及孙从佛(又名孙慈航)、张立国(又名张真焕,后来从阜阳三中退体)和李行健(又名李梦天)等组成,每周二上午在初二自修室开读书心得会。另外一个组设在周传业住房内,由周传真、周传莹、周传勤以及周传书、周传钧、周传模组成,兄弟俩亲自指导。
  在读书心得讨论会上,大家讨论过“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压迫”“什么是剥削”“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有时还把读书心得贴在县中墙报上。

  隐匿家中联系组织
  “四九起义”前的一个星期天下午,周传业从刘集乡下回来,满脚泥水,进屋就洗脚。周传莹听他对母亲小声说:“过几天城内有兵变,夜里听到枪声把门鼻子拴上红布条,把门插紧,千万不要出来乱跑……”那年冬天,周传莹听见周传业对母亲说要去苏联留学,母亲同意他去,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没去成。
  “四九起义”失败后,母亲设法把参加起义的兄弟俩隐藏在椿树庄,住了两三个月才回城。他们潜居家中仍旧与中共阜阳地下党保持联系,每天由13岁的堂弟周传书(县立中学学生)担任小交通员,从吕盘铭、马昌实等处带回纸条,然后再把他俩的纸条带出去,继续从事秘密革命运动。
  据周传莹生前回忆,两个哥哥经常跟母亲要订书费,母亲每次都毫不吝惜。他们从外埠购买进步书刊,埋头读书写作。

  烈士家人投身革命
  周传鼎、周传业牺牲后第二年,父亲周鹤宾忧郁成疾,一病不起,很快就与世长辞。母亲徐续曾带着两个媳妇和幼孙女,以及未成年的子女们艰难度日,幸好婆媳、妯娌、姑嫂之间亲密无间,相互扶持。周传莹的两位嫂嫂将自己的首饰、衣物倾囊拿出,以补家用。
  两个哥哥牺牲后,周传莹和周传真(排行老四)经常与县中读书会成员孙从佛、张立国、李行健等取得联系,到他们家阅读进步书刊。1932年,周传真加入共青团,赴太和乡下从事党的地下活动。太和“四一九暴动”失败后,她为免遭迫害,转回家中后,被母亲送到乡下亲戚家躲藏。1932年秋,周传真到南京找到中共党组织,被送到南京无线电学校学习,1933年秋由组织派往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5年,周传莹的母亲积劳成疾,抑郁恍惚,两位嫂嫂熬药煎汤,日夜照料,直到5年后去世,享年58岁。1936年12月12日,国共第二次合作时,周传莹的大嫂王淑懿恨不得自己是个男人,要参军参战,抗日杀敌,完成丈夫未竟的事业。
  抗战爆发后,王淑懿的娘家迁到重庆,父亲要她同往避难,她说,在这兵荒马乱、国难当头的岁月,她不忍丢下全家老少,给弟妹(周传业的妻子吕士兰)增加负担。寥寥数语铿锵有声,情真意切溢于言表,一个负重前行的烈属形象跃然纸上。

  英烈遗物贴身珍藏
  据周传莹回忆,周传鼎、周传业牺牲后,周传莹的两位嫂嫂把他们的遗物(印章、钢笔、照片、往来书信和读书札记等)像宝贝一样珍藏起来,几十年来虽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混乱局面,她俩总是小心翼翼放在贴身衣物里,历尽艰辛,完好无缺地保存起来。“因为那些东西,代表着两位嫂嫂的至爱,永远活着她们心中,一定要好好珍藏的。”
  新中国成立后,周传鼎的夫人王淑懿在浙江省博物馆工作,1971年冬去世。1983年,烈士家人将周传鼎、周传业装殓前的两幅遗容照片,以及兄弟俩编辑出版的《阜阳青年》(1-5期),连同其他遗物,提供给阜阳县委党史办。
  周传业与妻子吕士兰1927年春天结婚,婚后第三年生有一女,取名周家龄。吕士兰解放后从事教育工作,曾任阜阳烈属养老院副院长,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1973年去世。女儿周家龄解放后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聂鹤亭的资助,到杭州求学读书。
  “聂鹤亭跟大伯、二伯一起参加革命,解放后总念旧情,每月给周家龄寄20块钱生活费,直到她能够自立。”周传鼎的侄女周家训说,周家龄上世纪80年代从杭州卫校退休,已去世十多年。大伯周传鼎和大娘王淑懿没有后代,周家训的双胞胎哥哥出生后几天,经家人商议过继给王淑懿抚养,王淑懿视同己出,在杭州娶亲生子,算是周传鼎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