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公益广告

来宵还得尽余欢

雪涅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今又来到。
  置身现代社会,入夜即华光四射,流光溢彩,使得灯节便失去一多半的光辉与乐趣。元宵节,吃吃元宵,看看晚会,赏灯,平素里,满街市里都是,不弱于元宵那夜。打着灯笼满街巷子乱蹿,暗夜里星星点灯般的欢乐,已定格为遥远的童年记忆。元宵,是一年中的第一次圆月,故而叫元宵,是祭月的夜晚,也是送神的夜晚。除夕是迎神,意思将祖宗及各神位迎到家来,让他们与现世的人一块儿享乐一阵子。到了元宵,就要送神,祖宗和各路神位,他们在家里享乐了半个月,与家人盘桓够了,也疲倦了,于是送各位各归原位。中国传统文化里,仪式感是第一位。自己快乐自己找,一种敬天地乐生活的文化神髓在。
  农耕时代的元宵节是大于除夕、春节的,玩灯是第一等乐趣。与之配套的,还有一系列把戏:龙灯、狮子、高跷、太平车、跑旱船、耍花坛、花钹、中幡、纸鸢等,整个一套民俗大展览。当然,还有名目繁多的灯会,前现代社会总是长夜漫漫,灯是会说话的眼睛,忽闪忽闪,送达光明与慰藉,犹如旧诗里说:“不顾满城飞炮火,深宫犹自赏春灯”“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唐代小说家张鷟札记《朝野佥载》记得确切:“睿宗先天正月十五、十六夜,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自家孩子自家顾,家家扎灯笼,也是一乐。《岁时杂记》曰:“上元灯槊之制,以竹一本,其上破之为二十条,或十六条;每二条以麻合系其稍,而弯屈其中,以纸糊之,则成莲花一叶;每二叶相压,则成莲花盛开之状。灯其中,旁插蒲棒、荷叶、剪刀草于花之下。”于是,扎出一个风清、月白、人喜的良辰美景。吃也一项,主食元宵,也即汤圆。唐人段世成所谓汤中牢丸之一。作法上南北各异,南方多包成,北方则均摇成。汤圆是滚出来了,白白胖胖,沸在水中,入口即化,甜糯可口,人人将一个圆满吃下肚去,将迎来一个圆圆满满的一年。
  元宵张灯始于何年何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始于汉代,似无存疑。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列灯赋》中即有记载:“何解冻之嘉月,值蓂荚之盛开,草含春而色动,云飞彩以偕来。南油俱满,西漆争然,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映澄鲜。”到了隋唐,张灯、观灯之风俗更甚,遂成大化。隋炀帝《正月十五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中吟:“灯树千公照,花焰七枝开。月影凝流水,春风含夜梅。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然而,无论古人描述元宵灯节诗文如何妖娆、标致,之于当代灯光秀的斑驳陆离,奇光异彩,便小巫见大巫,不足挂齿了。但过往元宵灯节的素朴与情感的真醇,却是任何现代华丽的灯彩无可取代的。明人唐顺之《元夕咏冰灯》一诗即酣畅淋漓地表达这种情感:“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夜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