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村·公告

淮河锣鼓迎春来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武万勇 刘明/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锣鼓一开场,颍上县鲁口镇朱台村的居民就像荷叶上的雨滴,不约而同汇集到村文化广场上。立春后这段时间是农村一年中最闲的时候,有着“淮河锣鼓之乡”美誉的鲁口镇,春节前的农民文化广场成了锣鼓艺人和花鼓灯艺人的专场,他们在置办年货之余,三五成群聚在村里开阔处,用欢腾的锣鼓和舞蹈迎接农历新年到来。

  三天三夜打不完

  “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鲁口镇地势西高东低,有上湾和下湾之分,朱台村地处鲁口镇东7公里处,是下湾的核心腹地。这里地处颍上县东南边缘,南临淮河、北靠焦岗湖,孕育了“淮河锣鼓”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70岁的胡怀鸣戴着一顶红色太阳帽,他是朱台村锣鼓队的组织者,也是淮河锣鼓市级非遗传承人。在当地十多位锣鼓艺人中,他个头不高,身材略胖,打起鼓来跳得老高,全身每一个部位都能动起来。“先打‘十八翻’,再打‘长流水’,后面接个‘凤凰三点头’,最快五分钟,慢了三天三夜也打不完。”胡怀鸣一手拿一支鼓槌,腰间斜挎着一个小鼓,说起话来劲头十足。他告诉记者,锣鼓是当地群众农闲时节最常见的文艺形式,三两个人可以玩,十个八个人也可以玩,要是有三五十个人一起玩,阵势就更大了。
  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四处切磋,对胡怀鸣来说,大鼓、小鼓、大锣、二锣、小锣、大镲、小镲这些乐器,可以说样样精通。“这些锣鼓家伙不是我一个人会,大家都会,四句推子可以唱,花鼓灯也能跳。”胡怀鸣说。

  代代传承到如今

  在朱台村文化广场,78岁的花鼓灯县级非遗传承人宋红莲也从相邻的何台村赶来,她一身花鼓灯装扮,一会打云锣,一会打小镲,卡准节奏,有板有眼,脚下跳的是花鼓灯舞蹈动作。
  宋红莲师承“安徽省十大花鼓灯老艺人”——王传仙,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艺人,也擅长锣鼓。宋红莲说,鲁口子跟凤台、寿县交界,这一片都是灯窝子,会跳花鼓灯就会打锣鼓,也会唱四句推子,三个手艺不分家。光有锣鼓还不行,跳花鼓灯才好看,他们村的小兰子也是县级花鼓灯传承人,在中年艺人中跳得最好,她今天也来了。
  当地人口中的“小兰子”,大名叫詹同兰,是何台村有名的花鼓灯艺人。当天上午,她扮作媒婆跟着锣鼓扭起来,假发往头上一套,脸上略施粉黛,手里拿着一杆长烟袋,举手投足都让人忍俊不禁。“我今天走得急,忘了拿扇子,跟着锣鼓跳一段‘懒老婆赶集’,献丑啦!”詹同兰开了一家民间演艺公司,有商业演出就喊上锣鼓艺人一同助阵,大家在一起切磋了几十年,这些看家本领拿出来就能演。
  表演时,詹同兰拿着一杆长长的旱烟道具扭来扭去,动作夸张,特别是她嘴叼旱烟袋,故意整出个斗鸡眼,在阳光下一眨眨的,特别有趣,把“懒老婆赶集”的生动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文化站前过把瘾

  鲁口镇文化站存放着锣鼓队平时排练用的家什。这里的布局类似于灯光球场,旁边有一个露天广场和足球场。上午没玩过瘾,68岁的寇长学吃罢午饭又喊了集镇上的锣鼓艺人来排练,阵势比上午还大。
  “玩锣鼓的人都喜欢热闹,玩了一辈子了还一身是劲,从来不知道累。”寇长学是淮河锣鼓县级非遗传承人,平时与镇文化站联系得多。锣鼓队表演时,寇长学最为活泼,满场子跑,并自创了一个标志性动作:随着一声重棰和响锣落下,他扬起小鼓槌往空中一指,定格在欢快的场面中,节奏感把握得分毫不差。
  与寇长学不同的是,71岁的朱占用显得沉稳许多,他是淮河锣鼓省级非遗传承人,个子高、身板直,往直径1.2米的大鼓前一站,指挥若定的气质就像大将军。每次演出活动大多由朱占用指挥,他先拿起两只擀面杖粗细的鼓槌密集敲一阵细碎小鼓,召唤艺术团成员赶快归队,等大家都到位了,便扬起手臂,使劲敲上三下,第四棰就能锣鼓喧天……收尾前丢一个重音,瞬间收得整齐划一,干干净净。
  淮河岸边,这种节奏明快的锣鼓极富震撼力,一场锣鼓打下来,常常让一旁的观众群情振奋。记者了解到,民间艺人在这里排练没有报酬,部分服装、乐器需要自备,但大家还是一呼百应,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在锣鼓队中,68岁的朱玉海也是文武场样样都会。“我去年花2900块钱买了一把‘虎丘牌’黑檀二胡,专门在推剧团做伴奏。”朱玉海说,喜欢锣鼓的人多,一听感觉热闹,心里快活,令人振奋。四句推子说的是家长里短,大家都喜欢听,白天听锣鼓,晚上听戏,这不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