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村·公告

花鼓灯之乡办大年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武万勇/文 本报记者 庞诚/摄

  春节将至,记者在花鼓灯艺术之乡——颍上县王岗镇采访时发现,返乡人员和车辆较往年明显减少,农村集贸市场热闹程度也有所下降。然而,在王岗镇文化站里,喜迎春节的民间文艺演出活动并未受到影响,农民置办年货的热情持续高涨。

  敲锣打鼓迎新年

  锣鼓一响,颍上县王岗镇文化站门前的小院就立马热闹起来。79岁的郑学普和59岁的黄珍分别扮作花鼓撅子和兰花,一场地道的黄派花鼓灯节目在这里上演开来。
  王岗镇蔡郢村背靠颍河,上世纪初孕育了黄派花鼓灯这一重要流派,逢年过节是民间艺人的专场。“我父亲黄华山外号‘黄马子’,二叔黄西成外号‘黄猴子’,他们都是有名的花鼓灯艺人。”黄珍介绍说,父亲黄华山在世的时候带了不少学生。她和郑学普都是黄派花鼓灯的第二代传承人,这些年为颍上花鼓灯艺术学校培养了几十个学员。平时,他们在文化站排练,遇到春节就到街上玩灯,跳得好,做生意的还要打赏。
  当天上午,乐队一共来了蔡福如、方彦文等4位艺人,鼓、镲、大锣、二锣一人一件,算是文武场齐备了。“锣鼓是文场,至少要4个人才够阵势,人多了更好。”锣鼓艺人方彦文说,花鼓灯是当地群众春节期间最喜欢的民间艺术,以前可以从腊月初八一直跳到正月十六,新女婿二月二去拜年,有的还要请花鼓灯艺人去帮场。

  又是一个团圆年

  
在王岗镇郑湾村移民迁建小区,93岁的郑家永老人围着煤球炉一边烧茶一边取暖,坐北朝南的农家小院这几天洒满了阳光。
  小院门口停着一辆“新A”牌照的越野车,这是在新疆经商的小女儿一家人一个月前从乌鲁木齐开回来的。郑家永的老伴生病在颍上县人民医院住院,小女儿日夜陪护,这几天就要康复出院了。
  郑家永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现在住的这栋三层小楼是四儿子的家,置办年货都是四儿子分内的事。在三楼客厅里,腊肉、腊鹅、腊鸭、香肠、猪蹄一样不少,晒干后还有100多斤。“小妹今年回老家过年,年货怎么说都要多准备一点。”郑家永的四儿子郑传普今年59岁,是谢桥煤矿的退休职工,这些年货是他入冬以来从街上慢慢买来的,腌好晾干后上面结了一层盐霜。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我们这边家家户户过年都要腌腊肉、办年货,亲戚朋友多的人家腌的腊肉更多。”郑传普说,老父亲眼不花、耳不聋,年年就盼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过大年,现在都不缺吃缺喝,老人家身体健康过得好就是儿女们最大的心愿。
  小儿子今年不回来
  在郑湾村移民迁建小区,75岁的江乃桂和老伴也在张罗着各种年货。小儿子一家人今年在上海过年,春节不回来了,他们出钱让女儿买的腊肉寄了回来,年货也不比往年少。“今年疫情防控抓得紧,俺们都理解支持。”江乃桂说,“等年三十那天大儿子一家回来,三代人围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这个年就圆满了。”
  江乃桂的大儿子在颍上县城做水电工,日子过得比较殷实,已经在城里买了一套商品房,逢年过节回老家看看。“我只有三个孩子,都很孝顺。今年猪肉贵,腌这些腊肉花了1000多块钱。”江乃桂说,前几天,他从木板桥家具城买了一个沙发,摆在一楼客厅里,亲戚邻居来了都能看到。二楼的家具是小儿子买的,三楼没有装修,堆着一些杂物,西边一间屋向阳的地方晾着腊肉,这是农村人家过年的标配。
  一楼客厅北侧是一个开放式厨房,安装了集成橱柜和抽油烟机,台面上还摆着两个花瓶。“我们平时在院子南边小厨房做饭,这个橱柜是小儿子过年回家用的。”江乃桂说,老伴的腿做过手术,不能上楼,置办年货都是他一个人在干,楼上楼下跑一点都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