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周刊

马克思主义传入阜阳新思想播下革命火种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明智

  1919年五四运动掀起的风暴遍及中华大地,有力推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当时,全国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先后增加到100多种,其中,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每周评论》,李大钊主办的《少年中国》,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影响最大。
  当时,阜阳六中教师王允仲在陈独秀影响下,在阜阳传播马克思主义;阜阳三师学生李霁野在恽代英指导下接触进步书刊,并投身革命;进步青年牛季良、张子珍(后来在广州起义中牺牲)在阜阳大隅首开办淮颍书局,通过在上海读书的周传鼎、周传业兄弟,在商务印书馆购买大量进步书刊。历史证明,他们对理想的追求走在了时代前列,这些时代的弄潮儿甚至付出了生命代价,才让马克思主义在阜阳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王允仲与陈独秀
  马克思主义在全国宣传传播的同时,阜阳也开始建立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门组织。阜阳六中教师王允仲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开始宣传新文化运动,推动了阜阳新文化运动发展。
  王允仲,又名王若忱,1885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他的母亲和陈独秀母亲为同胞姐妹。陈独秀受业于王允仲父亲,幼年的王允仲又跟陈独秀学习英文,他们两家既是亲戚关系又有师生情谊。因此,王允仲青少年时代受陈独秀的影响较深。
  1900年,王允仲去日本东京留学,其间和进步青年苏曼殊(广东香山人)结为好友。苏曼殊曾画中国画赠给王允仲,画中内容是一中国青年妇女站在日本西海岸,面对茫茫大海,遥望祖国,掩面哭泣。陈独秀在画中题诗:“闻停望夫石,愁看戏水鸭。天边双燕子,衔泥于蓬瀛。”款识是:“曼上人写词图,赠允仲弟,并嘱余为题一绝。”表现了强烈的忧国伤时之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1908年,王允仲毕业回国,曾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和讨袁护法运动,1919年到安徽省立阜阳六中任教。此前,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王允仲把陈独秀介绍给他的进步书刊,和进步教师刘泽普、李逸白以及高年级学生李乐天、刘宠光、张蕴华等一起研究学习,并在学校里广为宣传。
  五四运动后,王允仲把陈独秀邮来的《新青年》《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其他进步书刊中的要点,油印成材料广为散发,在当时学生中产生很大影响。

  
李霁野与恽代英
  在阜阳三师读书的韦素园(韦漱园),1927年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去莫斯科参加列宁主持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临行前给李霁野寄来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宣传品。这些进步刊物在学生中引起很大震动,他们认真阅读、研究、传播,脑海中闪烁着启明的思想火花。
  据李霁野回忆,有几位在武昌师范大学附中读书的同学写信给他,谈到恽代英老师如何诚恳负责,指导他们阅读新刊物,启发他们接受新思想。于是,他向恽代英写信请教,不久就收到恽代英的回信。信中,恽代英教导他们除学习一些文学外,还要读一些社会科学的书,并介绍了一些进步书刊,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信中特别强调,要了解中国发展史,不可忽视现实。

  
淮颍书局传播进步刊物
  为深入宣传马克思主义,一些进步青年在阜阳各地开设书店、书局、图书馆。其中,牛季良、张子珍在阜阳大隅首主持的淮颍书局,后来成为中共阜阳党小组最早的活动中心。
  牛季良、张子珍委托在上海读书的周传鼎、周传业兄弟到商务印书馆购买大量进步书刊,这些书刊里有赞扬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著作片断,以及当时社会各种思潮、流派的论述。
  阜阳不少进步青年接触到《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国家与革命》《社会科学概论》和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等,如饥似渴地阅读,常常废寝忘食。

  
进步青年创办刊物
  为更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南京、上海、武汉求学的阜阳籍进步青年开始创办刊物,热情宣扬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在自己创办的刊物上刊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揭露地方政治腐败、教育落后、民生凋敝,以及军阀横行、人民饱尝兵灾战祸之苦。
  1924年春,在南京钟英中学读书的周传鼎,和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的胞弟周传业,用业余时间在寓所创办、编印《新阜阳》杂志。他们将部分刊物寄回阜阳,号召广大青年走向社会,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
  1926年夏,求学南京的颍上青年宋(秉铎)日昌在南京创办了《颍上青年》,带回家乡散发;陈金声、汤伯等在南京创办了《涡阳先锋》;在阜阳三师读书的李霁野、李何林等和武昌师范大学附中阜阳籍同学联合创办了《新淮潮》,在阜阳编稿、武昌印刷,深得广大青年学生的喜爱。
  五四运动后,不少在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天津求学的阜阳籍进步青年,利用假期回乡宣传马克思主义。比如,阜阳张子珍、周传业、周传鼎等人,回阜阳后在淮颍书局成立读书会,把带回来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刊传播到阜阳各个学校。
  与此同时,亳州、颍上、涡阳、蒙城等县的旅外学生自发组织起来,成立旅外学会,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阜阳的刘宠光,太和的齐国庆,颍上的宋日昌,亳州的陈冲宣,涡阳的王鲁文、王伯衡等人,都把从外地带回来的《新青年》《少年中国》《星期评论》,以及《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鲁迅的《呐喊》《彷徨》《狂人日记》等,在社会上广为传播。
  亳州高公庙学校学生穆拉本拿着陈独秀写的文章,激动地上街演讲,很多人听了赞叹不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马克思主义在阜阳地区迅猛传播,引导一大批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先后走上革命道路,他们很快成长为皖北革命活动的骨干和推翻旧制度的中坚力量,他们团结、领导工人阶级,发扬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的战斗气概,坚定执着地追求理想,向着建立新制度的目标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