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文史·广告

美国曾对新中国发动“棉花战”

  1949年夏,面对共产党即将战胜国民党,美国杜鲁门政府提出“等待尘埃落定”的策略,希望用各种筹码塑造新中国的内外政策,一大法宝就是利用“棉花依赖症”。当时身在上海的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沃尔特·沙利文写道:“一旦共产党人面对经济凋敝的严峻现实,他们将被迫改变目前的路线,看看上海纺织业是多么需要美国棉花啊。”
  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前,美国一直有意识地用棉花出口管理来试探新中国的忍耐力。1949年5月31日,上海解放还不到一周,人民政权就开放进出口,从韩国釜山开来的荷兰商轮率先入关,卸下大批美棉,随后一个月,又有约21艘外轮抵沪,带来9405吨货物,其中8艘美国货轮运来的2000多吨棉花、大豆和小麦占了大头。然而,进口美棉需要用宝贵的外汇来购买,当时中国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长年存在巨额入超赤字。美国希望利用新中国对美棉的依赖症,左右中国的外交政策。
  但新中国的领导人并没有跟着美国的如意算盘走,而是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首先,从1949年下半年起,国家有计划地推动传统优势产棉区加大种植,并积极促成上海、无锡、天津等棉纺业发达的城市对接。6月中旬,当时中国两大工商业龙头城市上海与武汉进行高端接洽,发现武汉所在的湖北省不仅土壤、气候适于种棉,而且发现大批存棉曾因价格原因积压在农民手中,经过品种改良,完全可以顶替美棉,成为出产细纱的原料。
  事实上,人民政府打破军阀割据、实现全国统一市场后,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和潜力得到充分体现。上海棉纺业曾在1949年10月提交报告,汇总各方信息发现,不仅湖北存棉尚有60万担,陇海铁路沿线及其以北地区也有存棉150万担左右。如能抢运100万担来沪,至少可以度过青黄不接时期。而位于西安的西北纺织建设公司打电报给上海各家纱厂,欢迎他们迁往西北,因为西北各省大量出产棉花、羊毛,光陕西省平均每年产棉就在100万担以上。
  同时新中国还针对性调整优惠政策,推动棉花适量进口。这个政策与英国的需求一拍即合。当时美国正通过“马歇尔计划”挖空英国产业基石。按照该计划,英国在1949年分得美国援助共9.2亿美元,但主要是实物分配,美国借机塞进大量生产过剩的谷类、棉花、石油、烟草,而英国真正需要的大批工业原料却无从保证,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度、巴基斯坦等英联邦国家和南洋英属殖民地。新中国因地制宜地采取“先进口,后出口”的易货贸易方式,进口产品先抵达上海等国内口岸,然后相应的物物交换产品装船离开,用自己的生丝、茶叶、锡矿、钨矿等换来大批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棉花和英国棉纺机械。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后,美国商务部宣布中国为“敌对国家”,棉花遭到严厉查禁。面对美国日益露骨的封锁,1950年春,中央政府调整棉粮比价,各级政府又号召农民扩大棉田。
  1951年10月,为应对中国存棉将尽、新棉乍到的缺口,苏联从中亚费尔干纳产棉区组织大批细绒棉投放中国市场,有力地支援上海等地纱厂生产。中国纺织业者也积极内部挖潜,为适应国内原料供应情况,多织12磅细匹布和纱哔叽等中国大众所需要的商品。同时,纺织职工开动脑筋,科学搭配国棉美棉混纺比例,并注意车间温湿度调节,实现原料替代。到1953年朝鲜停战,美棉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分量已聊胜于无。
  (摘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