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当篆刻遇上彩陶


本报记者徐风光/文郭海洋/摄

  端坐于书桌前,刻刀游走一刻钟时间,彩陶章坯上出现了“只留清气满乾坤”字样,稍加修饰后,一方白文篆书溢满金石味的彩陶印就诞生了。
  9月23日,记者见到姜涛时,他正全神贯注刻制陶印,这位20多岁就加入中书协的书法家坚信书画印相通。“除掉制坯、成型、烧制等环节,创作一方陶印,构思是最耗神费时的,有时治一枚印从腹稿到完工基本需要五六个小时。”姜涛说。
  姜涛治印的陶是界首彩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刻制彩陶印十年,作品积累了300余方。这些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彩陶印无不传递出姜涛对书画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追新。

  结缘书画痴迷篆刻

  姜涛,1973年出生于界首市,自幼受家庭熏陶,特别喜欢书画。高中毕业报考艺术院校失利后,他应征入伍,服役期间并没有放弃爱好、忘记梦想。
  “训练之余,我喜欢跑书店,采购与书法篆刻相关的各种碑帖印谱琢磨学习,书法水平有所提高。”199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姜涛向《解放军生活》投寄了篆刻作品《铁拳雄师》,不久刊登在第11期封三彩页上,极大鼓舞了他学书治印的劲头。“凭借这幅处女作,我挣了人生第一笔稿费——50元。”时隔二十余年,说起这事,姜涛仍欣喜娓娓。
  退伍后,姜涛依然醉心于书法篆刻艺术,工作之余,拾课本,习功课,一番努力考进南京艺术学院,受业于黄惇、苏金海等人,日日临书篆隶行草真五体、系统学习篆刻治印及国画技艺,初步夯实了书画创作和书学理论基础。其间,作品连续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第四届新人展、第七届全国展,姜涛也于2001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成为界首市较早加入中书协的青年书法家。
  毕业后回到故乡工作,姜涛常常要忙到很晚才回到家中,但他从未停歇对书画篆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深知,只有大量临习经典法帖,上接古人之气,手头功夫才能过硬,因此无论多晚回家,他都会磨砚临帖。节假日时,他远游名山大川,近逛古镇园林,探寻古窟摩崖,体悟砖铭石刻,把行旅感悟融入书法篆刻创作,下笔穷变态于豪端,合情调于纸上。
  “除了工作吃饭睡觉,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里,一进去就是几个小时。”对于姜涛如此痴迷书画篆刻艺术,家人一开始并不理解,后来被他的执着所感动,转变为全力支持。
  老师的教诲,同门的进步,家人的支持,都激励着姜涛不断前行。他常常于夜阑更深之时、应酬把酒之后,扎进斗室潜心耕耘书法篆刻,为此他还给自己戏刻了一方陶印“往往酒后深耕”。

  篆刻和彩陶相融合

  作为土生土长的界首人,姜涛对界首彩陶有着不同寻常的热爱。用书法作品书写美好生活的同时,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将金石技艺和界首彩陶结合起来。
  “颍河水畔的黄胶泥,经塑形、雕刻、烧制后浴火重生,变身成为精美的艺术品,被誉为‘东方神秀’。”姜涛说,然而受经济效益影响,近年来界首彩陶的传承面临不同程度的问题。
  “把篆刻技艺和彩陶艺术融合,也是对彩陶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姜涛亲手制作各种形状的陶坯,刻制边款,晾干,再刻印面,然后委托彩陶厂家烧制。彩陶印主体涵盖名言警句、生肖图案,彩陶边款融入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和山水,充分展现了界首刻画彩陶印的独特之美,传递了别样的土陶神韵。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闫玉敏对姜涛的陶印作品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让界首彩陶之美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中国书画篆刻艺术融入界首刻画彩釉陶技艺创作,使观赏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美轮美奂。”闫玉敏说,这既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内涵,又丰富了陶印的观赏性,可以带给人们更多更好艺术享受。
  不少书画爱好者也表示,姜涛的陶印作品极其讲究布局、字法与用刀之美,深得汉印遗风和古玺意味。篆刻线条点画错落跳荡,疏密有致,暗合了彩陶自然、朴拙的本性,充分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审美,以及对篆刻艺术的认知与感悟。
  2018年,姜涛以汉印为主体的界首刻画彩釉陶篆刻印章制作工艺,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
  自幼时提笔写字,弹指四十年去矣。面对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姜涛并不满足。“从艺术层面来说,我的艺术之旅才刚刚起航,未来,扎根养城,继续深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