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博物馆里看农耕民俗

通讯员 薛建邦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太和县三堂镇的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一进入展厅大门,立刻被众多的展品惊呆了。“三堂镇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于2014年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截至目前,展品从当初的300多件增加到1500多件,较为完整勾勒出近百年来淮北平原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发展轨迹。”三堂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李玉龙介绍说。
  三堂镇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凝聚着李玉龙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自1992年以来,李玉龙一直担任镇文化站站长,生长在农家的他平时就对传统农具很感兴趣,也喜欢打听民间的故事、传说等。李玉龙在走访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渐行渐远,村民把一些过时的农具以及老物件随意丢弃,任其损毁,他感到十分痛惜,于是决定把这些传统农耕民俗文化遗存搜集起来。
  自2010年以来,李玉龙利用下乡演出的机会走村串户,发现木犁、独轮车等老物件就购买下来,保护收藏。“搜集这些老物件不是件容易的事。”李玉龙说,以织布机为例,为把它运到展厅,光租用四轮拖拉机和几个工人就花费了400多元。“这些年为搜集这些老物件,我先后自掏腰包2万多元。”
  在李玉龙的努力下,搜集的老物件越来越多。“这些老物件不仅收藏起来,还要展出,如果能建一个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就能让更多人通过这个平台去了解先辈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而激发他们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当李玉龙把这个计划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后,得到镇领导的大力支持,最终,三堂镇投资20万元建造了太和县首家民俗农耕文化博物馆。同时,镇领导还因势利导,号召党员干部积极捐出家中老物件。
  在约260平方米的展厅里,笔者看到,大到笨重的木制牛车,小到精巧的纪念徽章,有叫上名的,也有不曾见过的,林林总总,勾勒出淮北平原农耕民俗文化的全景。展厅共分为农具、家具、古玩、字画等近10个展区。在一辆独轮车前,李玉龙告诉笔者,淮海战役时,淮北地区农民就是用这种车子给解放军运送补给,当时叫做红车。“我是在一位村民的老屋里发现它的,老屋一旦拆除,车子可能也会被毁掉,那后人见到它的机会就更少了。”
  笔者采访了解到,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起初参观者主要是本镇群众,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太和县城及周边县市的居民也慕名来此参观,截至目前已接待3万余名观众。“虽然展品外观并不华丽,但能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传统农耕风貌,能让青少年学生以及群众从中受到教育。国庆节期间,我们积极做好准备,迎接观众来参观,努力把博物馆打造成为一处农耕文化历史教育基地。”李玉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