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村

家门口工作干劲足

通讯员 薛建邦

  下午5点多钟,陈西民早早吃了晚饭,晚上6点钟是他开始上夜班的时间。“这阵子厂里活比较多,工人三班倒,虽然有些累,但每月能领到4000块钱左右工资,挺带劲的。”陈西民说。
  陈西民所说的工厂是安徽宏涛塑业有限公司,坐落在太和县清浅镇,距他家仅1公里。公司负责人王怀陵告诉笔者,公司是一家专门生产垃圾桶轮子、塑料筐、塑料桌椅等塑料制品的民营企业,几年前入驻太和县经济开发区,今年春节后在家乡清浅镇建立分厂,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20余名,其中包括5名贫困户。
  “如果落个‘贫困户’的称号,被人瞧不起不说,以后连儿子娶媳妇都成问题。”陈西民说,以前他也外出打过工,但人家嫌他脑子不灵光,笨手笨脚,多次被辞退。“别人看不起,我自己也苦恼,日子久了,甚至觉得自己是个废人,破罐子破摔,日子也越过越穷。”
  “是党的扶贫政策让俺家的生活变了样。”陈西民告诉笔者,2017年,镇扶贫办的同志和王怀陵找到他家,宣传上级的扶贫政策,并根据他家的情况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王怀陵问俺是否愿意到他公司干活,俺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宏涛塑业在浙江台州办厂近20年。3年前,作为招商引资企业,公司入驻县经开区。当时家乡的镇党政领导找王怀陵,希望他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作点贡献。作为从清浅镇走出的成功人士,王怀陵响应政府号召,当年就从清浅镇吸纳了20多名工人。“陈西民跟我是同村人,我也了解他的情况,为了脱贫路上不落一人,我招他进厂,帮助他就业增收。”王怀陵说。
  陈西民进厂以来,基本上承担全厂的装卸工作,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有时工资拿得比其他工人还多,虽然一天到晚全身弄得脏兮兮的,但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人也开朗了许多。“2018年我家就脱贫了!”陈西民说。
  今年春节后,公司在清浅镇建立了分厂,陈西民也一同跟了过来。离家近了,他干脆让妻子进了厂,目前他仍负责装卸,妻子在流水线上工作,两人月工资加起来达7000多元。“再干几年,俺家也能盖上楼房,生活过得也不比别人差。”陈西民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