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生

600 余名师生进企业助复工


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李晓冬 文/摄

  3月26日一大早,位于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安徽中电晶超照明有限公司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人”。他们是来自阜阳技师学院的师生,在市人社局和开发区管委会的组织下,奔赴一线顶岗,助力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其实,近期,共有600多名阜阳技师学院师生进驻江淮汽车集团阜阳分公司、昊源集团、常阳机械、安徽延生药业等60余家企业,顶岗实习,缓解企业用工压力。

  进企业顶岗实习

  安徽中电晶超照明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底,是集LED光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工程施工为一体的综合型LED照明产品企业。去年10月,经过就业招聘平台,企业和技师学院建立了人才输送关系,在学校选拔了一批实习生。
  2018级的学生刘梦琪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机电系学习工业机器人专业。“虽然我的专业和这个企业不算完全对口,可我也希望通过进入企业实际工作,累积经验。”刘梦琪告诉记者,经过企业负责人简单的面试,他和其他通过考核的同学一起与企业签订了6个月的实习协议。
  “我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做路灯的组装和一些机械的维修,因为接触机械,还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练习中,企业的活不重,朝九晚五,周末也有休息,实习期工资根据工作情况来发放,基本上在两三千元左右。”刘梦琪说,通过培训和练习,他增加了不少实操经验,现在已经和车间里的熟练工水平相当。春节过后,原本他们的实习期还应该继续,可因为疫情影响,企业一直没复工。
  “几天前,我们接到消息说企业复工了,因为疫情影响,又在缺工,所以我马上回到企业继续实习。”刘梦琪说,他所学的专业主要适用于汽车和机械制造类行业,原本打算毕业后到外地找工作。通过在家乡实习,他觉得家乡企业待遇和发展前景都还不错,离家又近,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岗位,不管是留在这里还是到其他行业企业,他都愿意留下来。
  “疫情对企业招工和学生正常求职就业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就通过人社局各种网上招聘渠道和企业取得联系,直接输送学生前往企业实习,这样既缓解了企业的缺工问题,又让学生得到了锻炼,甚至能直接找到心仪的工作。”阜阳技师学院机电专业党支部书记万里告诉记者,之前输送了几名学生到安徽开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效果很不错,许多企业向学生伸出了橄榄枝。除了这次送往中电晶超的8名学生外,接下来还会多批次向企业输送实习生。

  缩小技术人才缺口

  不久前,阜合现代产业园区的两家汽车产业企业也迎来了81名助力复工的师生,其中78名学生,3名带队老师。经过体温测量、岗前培训等流程后,他们进入了江淮汽车集团阜阳分公司和阜阳常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线岗位,开始工作。
  “很开心能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企业做点事。”汽修专业教师李健告诉记者,在接到学院要求相关专业教师技术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目前在江淮集团阜阳分公司负责维修生产设备。“我们平时在学校虽然也有实操课,但跟在企业做还是不一样,在这里工作的短短几天,我和企业的技术人员经常交流讨论怎样提高产量,受益颇多,而在这里学到的经验,以后也都会融入到我的教学当中。”李健说。
  “技师学院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的到来,都像一场‘及时雨’,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几天观察下来,这些学生拥有专业技能,肯吃苦,又能干,是我们想要的人才,希望疫情过去后,他们仍可以留下来。”江淮汽车集团阜阳分公司总经理王守胜说,和高校联合是企业招揽人才的好办法,这次疫情中更是凸显了在高校储备人才的优势,今后他们会继续和阜阳技师学院等技术类院校合作,培养更多自己的技术人才。
  在疫情防控期间走进企业的这些师生,只是阜阳技师学院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近期,在市人社局的安排和带领下,阜阳技师学院领导班子多次深入阜阳各地企业和扶贫车间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用工难题。此外,阜阳技师学院还推出了校企共建复工复产师生疫情防控联动保障机制、送技术上门、建立返岗实习学生信息库等服务,为我市复工复产工作的开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