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村

小麦咋田管大户要说说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方苗苗

  近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市小麦田管也进入条锈病和纹枯病防治关键期。近日,记者来到颍泉区中市办,采访了王家坝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丁凯,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小麦田管注意事项。

  防治条锈病纹枯病

  春节过后,皖北气温持续攀升,小麦生长提前进入拔节期。小麦条锈病,俗称小麦“黄疸”,一旦气候条件适宜,又有适量菌源,小麦条锈病容易大范围流行,造成严重损失。“今年是暖冬,春节过后气温回升快,大部分地区的小麦已经封垄,正是条锈病传播期。”丁凯告诉记者,据农业部门预测,今年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平原南片,极易发生小麦条锈病。近段时间,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农村地区人员流动可能给病毒传播创造条件。为此,很多地方都在为农户代购农药、化肥,抓紧防治小麦条锈病。
  与此同时,小麦纹枯病也是当前小麦田管的重点。“小麦条锈病、纹枯病传播快、发病快,应当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丁凯说,主要是因为春节过后气温持续回升,湿度持续增加,病原菌通过气流传播。如果等到发现后再去治,效果比较差,可能导致小麦减产。

  兼顾不同品种特性

  据了解,我市小麦主要包括对光照和温度敏感的弱春性品种和相对不敏感的半冬性品种,其中,弱春性品种以“豫麦18”“豫麦34”“新麦21”“新麦26”为主,半冬性品种以“烟农999““徽研22”“徽研66”“徽研77”为主。
  “对于沿淮传统稻区来说,水稻收获期在10月底左右,适合种植晚播弱春性品种。”丁凯说,由于水稻种植面积仅60万亩左右,不到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在往年小苗种植结构中,弱春性品种并不占绝对优势。由于去年秋季持续干旱,小麦播种期推迟,我市北部种植较多弱春性品种的小麦,致使这一品种的小麦占相对优势。从目前情况看,皖北地区的弱春性品种已经进入拔节期,部分田块的麦苗第二节已经长到15公分左右。
  由于长势快,进入灌浆期后一旦遇到大风,易出现倒伏现象。“相较而言,半冬性品种小麦抗冻性好,生长周期长,产量稳定,亩均增收50到100公斤,是阜阳北部县市的首选品种。”丁凯说。

  麦田除草刻不容缓

  按照时令,今年2月底到3月初是小麦赤霉病防治关键期,目前应做好“一喷三防”各项准备工作。此外,当前的气候条件也适合麦田杂草生长,应把除草作为田间管理的一部分。
  “合作社的820亩耕地主要采取适合大田作业的自走式植保喷洒机,其中,260亩试验田主要采取背负式喷雾器作业。”丁凯说,麦苗长到6到7片叶是最佳除草期,现在弱春性品种在9到10片叶之间,半冬性品种在5到6片叶之间,要利用当前时机做好麦田除草工作。
  2019年,合作社为颍泉区15万亩小麦提供质保服务,今年服务的面积可能还会增加。“在病虫害防治和除草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具体田块情况,适时适量喷洒农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高效。”丁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