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谭

非遗需赋能,也需激发内生力量

  第五批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评审结果正在公示,涉传统技艺类、曲艺类、传统美术类、传统舞蹈类等门类,李老庄卤猪蹄加工技艺、阜阳焦馍、大鼓书、两仪拳等入选公示项目。(1月6日《颍州晚报》)
  这次公示的非遗项目有两个特点:一是门类齐全,达到了7个;二是项目多样,既有焦馍、猪蹄、驴肉、羊蹄等美食加工技艺,也有大鼓书、沙书、木板年画、葫芦烙画等曲艺和艺术,让我们领略到了阜阳非遗的丰富内涵和多姿多彩。
  近年来,我市加强非遗项目名录建设,推动非遗的抢救、保护与传承,评选出一大批非遗项目,人们耳熟能详的剪纸、花鼓灯、彩陶、刻铜等项目已进入国家级名录,另有很多项目被列入省、市级名录。可以说,阜阳的非遗工作取得显著的成就。
  与此相映的是,我市一些非遗项目也从以前的养在深闺走向舞台、走向市场、走向大众,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阜阳剪纸、界首彩陶、杜平刻铜、枕头馍等已成为全国的知名品牌,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体现,非遗只有得到最大化的认知和传播,融入当下,才能体现价值。从这一点看,我市不少非遗项目仍然处在待开发状态,有的偏居一隅、乏人问津,有的孤军作战、缺乏传承和保护,在现代社会逐渐被边缘化,或走向没落。
  为了给非遗找出路,各地也进行了积极实践,“非遗赋能”就是一种热门提法,即为非遗注入能力和能量,“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助力它们茁壮成长、涅槃重生。
  非遗赋能主要依靠政府和社会两股力量,前者提供政策、资金、平台等支持,后者主要创造市场。我市已经做了不少实践:制定保护规划、编撰项目集成、建设场馆基地、开展交流展示和培训活动等,颍州区更是把很多学校办成了“剪纸特色学校”。
  社会力量的赋能体现在多个方面:媒介的支持与传播、相关机构为传承人提供展演的场所和平台、商业开发引导非遗产品进入市场等。例如,《舌尖上的中国》带动了“章丘铁锅”热销,快手等直播平台邀请非遗传承人入驻、展演等,都是很好的举措。
  当然,非遗主体也不能总是被动等待外援,还要激发内生力量。阜阳刻铜传承人杜平多年来艰苦创作,积极参加展览与比赛,并开门收徒,做大刻铜产业,对其他传承人就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只有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勤奋耕耘,才能打开生路、拥抱时代。

刘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