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5版:实例阜阳·人文历史

非遗传承耀颍淮




  地处皖西北的阜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区域,淮河文化反映在民间艺术上,呈现出多元、古朴、大气、富有想象力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质。近年来,阜阳市先后成功申报了阜阳剪纸、界首彩陶、颍上花鼓灯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骄人成绩。如今,这些国家级非遗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阜阳剪纸】

  阜阳剪纸历史悠久,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情趣丰富、装饰味重,兼有南北剪纸艺术特色,粗犷之中蕴纤巧,质朴之中见秀丽,刚柔兼备,情趣醇和。其作品以单色(红)为主,也有染色、拼粘、套色等类型,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阜阳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有朱英、程建礼、吴青平、王家和、葛庭友等。

【界首彩陶】

  界首立窑烧陶历史始于隋代,彩陶制作工艺最晚出现在宋代。古窑址分布在沙颍河界首田营段南岸的13个村子,俗称田营“十三窑”。1958年,界首组建工艺陶瓷厂,著名窑工有卢山义、王京胜、卢群山等。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界首工艺陶瓷厂在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指导下,研制出硅硼系列彩釉。2006年5月20日,界首彩陶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颍上花鼓灯】

  颍上花鼓灯产生于淮河流域农村地区,动作简练质朴、舞蹈结构严谨、造型姿态丰富,具有古老淳朴的特点。舞步多以“蝻子步”“平足步”“上山步”“拔泥步”为主,舞蹈动作大多是从百姓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提炼发展而来;表演形式包括舞蹈、灯歌、锣鼓、管弦乐伴奏和后场小型戏曲5个部分。2005年,颍上县花鼓灯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唐佩金、王传先、黄西成等。

【界首书会】

  清嘉庆年间,唱坠子翁的艺人苗本林在界首任寨乡苗湖村发起苗湖说唱会。民国时期,渔鼓艺人苗文选,把闰年农历六月六当作苗湖书会会期。1985年,苗贯珠第六代子孙著名艺人苗清臣发起举办第一届苗湖书会,至今已举办35届。界首书会有“无时不说,无处不唱,无人不乐”的特点,以演唱坠子为主,目前已发展到评书、渔鼓、快书等曲种40多个。2008年6月,界首书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阜南嗨子戏】

  嗨子戏形成于清代,流行于安徽﹑河南沿淮地区,因唱腔主调每句开头多用“嗨”字起腔而得名,传统嗨子戏使用锣鼓伴奏,解放后增加了丝竹乐器。1958年阜南嗨剧团成立,从此被搬上舞台。1978年至1981年,年演出场次达300余场。2013年2月成立嗨子戏艺术学校。嗨子戏剧目形式有本戏、折子戏、三小戏三种。2011年5月,嗨子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阜南柳编】

  阜南柳编历史达500多年,“立编”“经编”“拧编”技术国内领先。改革开放以来,阜南柳编作为传统手工艺产品,因其自然雅致、美观实用的特点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目前,阜南县共有柳编企业101家,主要在黄岗镇、曹集镇、中岗镇、郜台乡等地。2001年以来,阜南县先后被国家林业局、国家工艺品美术协会命名为“中国杞柳之乡”“中国柳编之乡”。2011年5月,黄岗柳编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北梆子戏】

  淮北梆子戏原名“沙河调”,又称沙河梆子,安徽梆剧,是流行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淮北梆子唱腔活泼婉转、激昂嘹亮,既能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能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腔内多衬哪、啊、吼、哇、嗷、呀等虚字,起到装饰唱腔作用,会产生唱词满、吐字巧及腔弯俏的效果。2011年5月,宿州市、阜阳市联合申报的“淮北梆子戏”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杜氏刻铜】

  阜阳人杜平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古老刻铜工艺,雕刻作品或以绘画为主,或以书法为主,刻写名言警句、诗词文赋,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杜氏刻铜通过选料、定稿、刻制、打磨、烤色等工序,在铜材平面镌刻成图的手工艺技法。其刻铜工艺借鉴、吸收了传统竹刻、镶刻、篆刻技法,主要雕刻器物有墨盒、镇尺、茶壶、盘等,图案题材以山水、人物、花鸟为主。2014年11月,杜氏刻铜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肘阁抬阁】

  明朝中期临泉杨桥、长官一带就有肘阁、抬阁团队演出,清道光年间逐渐发展起来,清末民国最为鼎盛。二者的共同点是芯子均采用不同数量的小演员在道具上表演;不同点是,肘歌是一人顶,抬歌则是多人抬,集杂技、彩扎、灯光、音乐为一体,多表演民间传统节目。2019年11月,肘阁抬阁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