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版:实力阜阳·经济发展

实力阜阳开创新局面


本报记者 冯启俊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抢抓“融入长三角、高铁全覆盖”历史性机遇,阜阳迈开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步伐。一年来,阜阳在招商引资、园区改革、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保持稳中有升、增速持续领先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29.5亿元,增长8.5%,增幅位居全省第四。2019年前11月,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居于前列,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幅位居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幅位居全省第三,财政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位居全省第五。
  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立足阜阳发展阶段性特征,阜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打好长三角、高铁市“两张牌”,抓实产业项目建设年、优良作风建设年“两个年”,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产业作为第一支撑、招商作为第一选择、项目作为第一载体,坚持产业兴城、工业强市,注重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做好“留住消费”和“引进消费”两篇文章,不断完善推进措施,以实力阜阳支撑大美阜阳建设。
  实体经济是发展的基石。2019年以来,阜阳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制定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谋划工业、农业产业化、商贸物流等六大重点项目提升行动,构建“554”产业发展格局,实施工业企业“13581”龙头培育工程。
  工业发展势头向好,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889家、位居全省第二。服务业蓬勃发展,一批重大商贸项目加快推进,电商、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2019年前11月,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41.2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三,增长12.1%,增幅居全省第二。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1.9万家、1.5万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位居全省第一。
  城市建设有力推进。全力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2019年前11月,阜城建设投资348.9亿元。谋划实施百巷改造工程和“两河”岸线整治、休闲带建设工程,城市环境品质和综合功能明显提升。统筹推进五县市城区建设,县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项目投资成果丰硕。2019年前11月,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重点项目500个,累计完成投资1141.5亿元,华铂科技二期、昊源化工苯乙烯等项目建成投产,霞光大道高架、合肥大道等工程加快施工,引江济淮、阜阳机场扩建等项目扎实推进。商合杭、郑阜高铁同时开通运营,阜阳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2019年10月25日,阜阳新松机器人产业园首条六轴工业机器人生产线正式投产。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是全国机器人产业的领军企业。2017年1月,新松机器人与颍泉区签订合作协议,着力打造机器人产业、金融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生活配套设施“五位一体”的机器人特色产业园。新松机器人的落户投产进一步带动相关企业入驻,引领该产业在阜阳集聚集群。
  近年来,智能制造成为阜阳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颍泉区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机遇,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谋划启动了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并将智能制造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作为对外招商重点领域去推介,智能制造项目在阜阳率先发展。
  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项目集中、差异化布局”的发展思路,颍泉区积极推动机器人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和福方生物营养产业园建设,打造阜阳智能制造产业园孵化中心平台。目前,四大园区已基本形成,集聚了沈阳新松机器人、松冠科技、新博普曼、普华灵动、智磁新材料、智趣机器人、地势坤光刻机、汤臣亚克力等一大批项目。
  除了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界首市资源循环利用特色产业、太和县现代医药产业、阜阳经开区和阜合现代产业园区装备制造产业、临泉县电子信息产业、颍上县绿色食品产业等各具特色,已形成一定的集群效应和竞争优势。
  产业集聚是现代经济布局中的重要特征。2019年,阜阳更加突出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引资,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着力打造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建材、能源化工、绿色食品五大产业集群;壮大现代农业、现代医药、纺织服装、文化旅游、商贸服务五大特色产业;培育数字经济、楼宇经济、生命健康、前沿新材料四大高成长性产业。南都电源、天能电池、东旭集团等一批与阜阳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企业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壮大了阜阳相关产业集群。1-11月份,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57.4亿元、增长11%,直接利用外资3.1亿美元。

  创新驱动引领升级

  在2019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上,安徽鼎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肺癌高通量测序产业化项目获得优秀奖。
  2018年11月举行的“进博会”上,太和经济开发区与上海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下亿元大单——体外诊断试剂生产项目,建设2700平方米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厂房,年生产人类肺癌多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5万人份,人类乳腺癌基因突变试检测剂盒5万人份。
  安徽鼎晶生物科技常务副总经理、研发团队带头人周翔告诉记者,在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公司已在精准医学伴随诊断上有所收获,目前已研发生产出5个IVD体外诊断试剂,可用于宫颈癌辅助诊断、肿瘤基因测序等。
  如今,以鼎晶生物科技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医药企业,以及基因检测、基因测序、生物医学大数据、靶向药物研发等一批高精尖项目相继落地,太和这个曾经的普药流通基地,正逐步走向生物医药技术的风口,一条精准医学产业链在此渐具雏形。
  医药产业是太和县的支柱产业,2015年太和经开区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被确定为第一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6年太和经开区获批国家火炬安徽太和医药高端制剂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太和县有医药类规模以上企业近100家,年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年销售额300亿元以上。该县正以高端原料药+制剂为定位,实施龙头+配套、园区+城建、政策+资金、创新+创造的发展模式,力争通过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医药产业发展技术中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阜阳企业站到了产业发展的前沿。围绕创新谋发展,阜阳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以改革创新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创新驱动新引擎日益强劲。
  2019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增幅保持全省前列,企业社会研发投入增幅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科技创新综合潜力跃居全省第二。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9年前11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7%,增加值同比增长14.3%;13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可达280家以上。全市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34家,居全省第四位;培育认定科技“小巨人”企业31家,全市累计达72家。
  产业技术支撑能力也显著增强。2019年,全市11个项目获2019年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支持,获支持资金1660万元,立项数和资金量均居全省第二位;13个项目获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立项支持;全市获得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基于北斗系统的智慧城市照明体系的研发与应用”等28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