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文化

花鼓舞出心中歌


通讯员 王林洪 文/摄

  “咚咚咚……”伴随着一阵鼓声,一群身穿盛装的孩子手执画扇登场,富有动感的舞蹈,带着传统魅力,韵味十足;几位中年妇女踩着激越昂扬的鼓点,踏着铿锵有力的舞步,自信满满;村民自编自演的扭秧歌、腰鼓等接连上场,更是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场群众一边观看,一边和着音乐节拍舞动。
  这是日前笔者在颍上县赛涧回族乡八里垛村看到的场景。歌声飞扬,笑声朗朗,掌声如潮,一段段优美的舞蹈,承载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无限期待。
  八里垛村地处淮河、颍河交汇处,是花鼓灯的故乡。该村2017年脱贫出列,2018年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美丽庄台建设,昔日穷庄台变成了“淮上明珠”。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引领。庄台改造时,村里建设了文化活动室、百姓大舞台,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环境美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要求也高了。“我们村过去就有跳花鼓灯的传统,以前几乎庄庄有锣鼓,村村有灯班。每年春节、庙会时,各乡灯班敲着锣鼓,举着岔伞、彩旗,演员边走边唱,涌向会场,场面十分热闹。”村党总支书记李学喜说,在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村里组建了花鼓灯队、腰鼓队、广场舞队,农闲时几乎天天有活动,节假日还与邻村交流比赛,努力使庄台群众享有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
  说到花鼓灯队,不得不提领头人朱文胜。朱文胜今年70岁,是一位花鼓灯老艺人,从小就与花鼓灯结下了不解之缘。童年时,每当听说花鼓戏班子来表演,他都跑去看。14岁,他正式开始学习花鼓灯,翩跹的舞蹈、铿锵的锣鼓、翻飞的巾、扇、伞,让他对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更加痴迷。朱文胜对花鼓灯多个角色的表演、唱腔、身段均了如指掌,最擅长花鼓橛子的表演,动作诙谐灵活,生活气息浓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典型的民间戏剧表演风格。50多年来,不论走到哪里,他都没有放弃跳花鼓灯,多次参加县市的演出。
  “现在我们的日子过着舒坦,党和政府的关怀,让我们感到温暖,心里更敞亮了。为了让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我领头组建了花鼓灯队,我们村有跳花鼓灯的传统,村里搭建的百姓大舞台,也让我们这些文艺爱好者有了展示技艺的地方,多好。”朱文胜说。
  花鼓灯队伍组建起来后,朱文胜自费5000多元购买表演所需的道具,很快吸引了一帮喜爱唱跳的村民。50岁的郭守美,过去在北京务工,喜欢跳广场舞,两年前回到家乡组建起了广场舞队。花鼓灯队组建起来后,她积极加入,还把花鼓灯的舞步融合到广场舞《唐古拉》中。2018年,她带着队员到北京参加广场舞交流展示,得到评委的夸奖。“现在我们家乡跟旅游景点似的,村里还建有百姓大舞台,以后的好日子就要跳着过。”郭守美笑着说。
  与组织老队员排练、演出相比,朱文胜更注重年轻人的加入和培养。说到自己钟爱并奉献了一生的花鼓灯,朱文胜经常为技艺陷入濒临失传的窘境而流露出无可奈何的神色。“花鼓灯的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作为花鼓灯老艺人,我大半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花鼓灯上,我的所作所为所悟,许多是拿钱也难买到的。虽然年龄大了,但传承传统艺术的责任却永远存在,我要把这些年的技艺、经验和感悟,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在乡文化站的帮助下,村里物色了一批年轻的花鼓灯爱好者。12岁的冯子贤是跳花鼓灯的好苗子,一开始家人怕影响她的学习,不让她学,朱文胜一次次去家里做工作,终于说服冯家人同意。目前,八里垛村花鼓灯队共有16名少年队员,朱文胜一点一滴做好传帮带,使花鼓灯这项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保护、传承、发展。
  八里垛村文化站站长王侠说,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田间地头、农家院内、社区广场都是民间艺人施展才艺的场所。花鼓灯因其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深受当地群众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鼓灯除了逢年过节跳,一年四季都适时组织跳,花鼓灯传承在淮河流域兴盛不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淮河岸边的八里垛村,处处闻花鼓,事事用花鼓,人人跳花鼓。”王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