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

以现代农业引领镇村发展

——访太和县胡总镇党委书记陶军

本报记者 杨燕

  从2016年道路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任何产业基础、贫困发生率高达5.6%、乡镇财政税收不足40万元,到现在建成“四纵七横”的网格状道路,近一半以上土地流转出去发展特色农业,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8%,财政税收达到200万元……这几年,太和县胡总镇发生的变化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扎根一线的党政干部,更离不开胡总镇党委书记陶军的辛勤付出。
  2016年初,在市委老干部局工作多年的陶军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主动要求到乡镇工作。当年3月,陶军被调任为太和县胡总镇党委书记。至今他都清晰地记得,上任第一天,离县城仅15公里的路却因为骑路逢集足足堵了一个小时。
  “胡总镇虽然离县城挺近,但是村民出行必经大新镇的集市。赶上大新镇逢集,村民经常出不来、回不去。”陶军告诉记者,那次经历让他决定到胡总镇第一件事就是要解决大家的出行问题。
  说干就干,陶军和镇里干部经常往返县、市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并邀请专家设计了一横四纵道路,确保在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时,不影响道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胡总镇有四个村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别的乡镇一年几百万的财政税收指标,胡总镇只有40万元,却还是难以完成。”陶军说,经过走访调研,他认为胡总镇没有发展工业的基础,目前只能依靠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走访中,他得知贫困村周小庙中药材种植户孟大鹏的收益不错,一直想扩大种植面积,但因为当地村民思想保守,土地流转遇到困难,正打算到外地发展。
  了解情况后,陶军一边找孟大鹏详细询问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边组织召开周小庙村民代表大会,给村民分析土地流转不仅能带来土地租金,还能通过到种植基地务工获取工资。对极个别村民,陶军还和村干部一起上门做思想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孟大鹏很快流转到了千亩土地,并得到陶军的承诺——争取省水利厅项目,配套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
  “刚开始我还有些犹豫,但看到陶书记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我就安了心。”孟大鹏告诉记者,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这几年,他不仅种植1260多亩中药材,还租用村扶贫车间引进了4套烘干设备,实现了种植、生产、加工同步发展。
  事实上,这只是陶军实施“以农固镇”发展思路的一个缩影。据悉,本着结构调优、规模做大的原则,近几年胡总镇累计流转1.4万亩土地发展中药材、经果林,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家庭农场26个,带动416户贫困户脱贫。
  在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的基础上,陶军还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元化投入胡总镇美丽集镇建设。按照胡总镇2010-2020年总体规划,陶军创新整合资金机制——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建成了“四纵七横”网格状道路;通过招商引资“借鸡生蛋”,提高了财政税收收入;利用上级500万元拨款,建设了3000多平方米政务便民服务中心;通过财政收入配到绿化、亮化等项目,破解了城镇发展的难题。经过这几年的建设,胡总镇焕然一新,先后被省政府、市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生态文明乡镇”、“森林城镇”。
  此外,为提升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陶军还带头开门接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轮流值日接访,并不定期深入一线倾听群众诉求,及时排除了不少基层矛盾纠纷隐患。胡总镇连续六年来被评为“零上访乡镇”,连续四年获得安徽省信访工作“三无乡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