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新中国第一条砂礓路,见证阜阳乃至安徽公路事业发展进程,串起阜城东北向“一路繁花”

从“这里”走向交通强市


金秋时节,穿行在宽阔平坦的阜蚌路上,城市美景在眼前徐徐展开。全媒体记者庞诚摄



新中国第一条砂礓路——阜蚌路阜阳至蒙城曹店段通车。(资料图)


开栏的话

  路,经济发展的脉络。今天,密布成网的公路、四通八达的铁路、联江通海的水路、飞越山河的空路,无一不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沧桑巨变的生动注脚。
  阜阳就是缩影。新中国成立之初,这里还没有一条晴雨通车的公路。如今,仅全市农村公路里程就超过1.9万公里,县县通高速,航线通达全国29个大中城市,普铁和高铁双“米”字形枢纽格局加快构建,“干支联动、省际连通、通江达海”的水运网逐步形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淮河航运枢纽呼之欲出。
  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带您一起沿“要道”而行,感受阜阳发展脉动,“看见”75年来的沧桑巨变。

全媒体记者 尚原野 实习生 朱敏 通讯员 何梅 陈沛林

  颍河之东,阜阳城区,不少居民的一天,从汇入阜蚌路的人流、车流而正式开启。
  西起阜城北京路立交桥,向东北直达蚌埠怀远。这条道路,两侧有鳞次栉比的居民楼、现代化工厂和烟火气升腾的集镇,也是从阜阳进入全国高速路网的重要通道。
  如今的图景,近70年前就已“起笔”。1955年5月,阜蚌路阜阳至蒙城曹店108公里路段建成了新中国第一条砂礓路,也拉开了阜阳乃至安徽普通干线公路建设的序幕。
  从“这里”起步,阜城东北向,“一路繁花开”。阜阳这个当年雨天不能通车的地区,已然变成了如今国省干线通车总里程、密度均居全省前列,拥有“铁公机水”四位一体交通优势、正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要地。
  
新中国首条砂礓路,打开阜城“东大门”
  秋日的颍东区插花集镇,在浓郁的肉香中醒来。清晨5点,天还没有全亮,镇集贸市场的几家牛肉汤馆已陆续开门。半个小时后,第一批食客进店,鲜香的牛肉汤随即被端上餐桌。
  “插花牛肉汤这些年名声在外,离不开这条阜蚌路。”今年89岁的高文彩是土生土长的插花人,且在这里开了几十年牛肉汤馆。说起穿集镇而过的阜蚌路,他有聊不完的故事。
  据《阜阳地区公路志》记载,阜蚌路原为一条古道,1928年修建成简易公路,部分路段铺有砖碴,仅可晴天通车。
  1949年春,为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中共阜阳地委、阜阳专员公署,动员30万名民工,先后修复并加宽包括阜蚌公路在内的4条公路。1950年3月,新成立的阜阳、涡阳、蒙城三县人民政府发动沿线群众对阜阳至曹店段108公里路面进行全面整修,并收集砖碴断续铺设了3米宽简易路面。
  整修后的道路仅能维持通车,但要进一步改善,又面临铺路材料匮乏的问题。在一次道路整修工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发现民工送来的砖碴中混有大量砂礓。这种材料在铺筑路面时比砖碴强度高,适合在平原地区铺筑路面时使用。
  小小的砂礓块,带来的改变超乎想象。经过反复试验和推广应用,1955年5月,阜蚌路阜阳至蒙城曹店段改建成中国第一条砂礓路面,阜阳地区第一次有了晴雨通车的公路。
  自此,阜阳、蚌埠两地间原来晴天两天的汽车行程,缩短至晴雨6小时。阜阳的粮食、禽蛋、棉麻等农副产品,开始通过阜蚌路源源不断销往蚌埠、合肥等地,外地的工业品也通过阜蚌路运往阜阳及周边河南部分地区。
  在高文彩看来,这条砂礓路虽然只有3米宽,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打开了阜阳的东大门”。
  得益于这条砂礓路的成功经验,至1957年底,阜阳地区共铺筑砂礓路面561公里,占全区公路总长的32.8%,县与县之间可晴雨通车。

砂礓路面,拉开阜阳公路建设发展序幕
  从1958年6月参加工作,到1991年4月光荣退休,家住插花镇中心社区杨荒庄的杨春安,在阜阳县公路管理站下辖插花道班和谭铺道班的公路养护岗位工作了近32年。在他看来,阜蚌路砂礓路面的成功铺设,就是新中国成立后阜阳公路建设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历史记着这条公路的影响。阜蚌路砂礓路面改建通车后,很快受到省交通厅关注,这一成功经验进而在全省64个县推广;1963年,阜阳县公路管理站在阜蚌路进行砂礓路面渣油试铺并取得成功;1970年后,砂礓路面渣油处理的做法在阜阳地区推开。至1979年,阜阳地区612.7公里的干道基本实现“黑色化”。
  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的公路之变,随着时间指针的转动走进现实。
  截至2023年底,阜阳市国省道网状骨架已构建完成,市区连接周边县域公路全部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县与县之间连接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包括阜蚌路阜阳段在内的全市普通国省道总里程达到2005.8千米,其中一级公路690.6千米、占比34.4%,二级公路586.3千米、占比29.2%。
  “这些都是阜阳人干出来的、拼出来的,修路是这样,发展也是这样。”今年85岁的杨春安至今还记得,刚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插花道班连胶鞋都没有,千层底布鞋耐不住砂礓磨,赤脚干活时,脚掌经常让砂礓割出血口子。而且,养护公路所需的砂礓还要自己拾。但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家不仅完成了道路养护任务,还总结出不少道路养护的好经验。
  1996年以后,随着行政区划调整,插花、芦庄、河东3个道班被合并为河东中心道班。不断拉开的城市框架,让河东中心道班的管养路段从25公里缩小到16.887公里。
  “管养路段缩短并不意味着阜蚌路的重要性降低,事实上,阜蚌路的建设发展,对国省干线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颍东分中心河东中心道班班长刘平说,根据最新一轮国家公路网规划,阜蚌路作为苏皖省际通道的一部分,将在加强苏北地区与安徽北部地区的联系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