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勇于”显担当“三个并重”开新局
——农行阜阳分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纪实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行阜阳分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聚焦阜阳乡村振兴、产业升级、普惠民生等重点领域,切实加大有效信贷投放。截至4月末(下同),全年累放各项贷款128.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20.6亿元,较上年净增46.9亿元、居全市28家银行机构首位,增速8.18%、居四行首位。
坚持“三个勇于”服务实体显担当
服务乡村振兴“勇当领军”。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成效作为检验政治担当的重要标准,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领域,全力做好国家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县域绿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工作。粮食安全领域、乡村产业领域、乡村建设领域贷款分别净增3.11亿元、12.45亿元、8.59亿元、0.02亿元,增速分别为44.01%、32.09%、12.94%,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5.83个、23.91个、4.76个百分点。组建94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流动党员先锋队,全面下沉至全市1473个行政村,实现农户贷款全市行政村和全辖网点“两个全覆盖”。惠农e贷较上年净增14.24亿元,居全省第三。
服务地方经济“勇争主力”。以阜阳市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十大特色产业为契机,以项目贷款为抓手,强化政银合作,全力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累计投放项目贷款33个、金额26.83亿元。聚焦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积极服务电池、煤基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发展,绿色信贷较年初净增14.63亿元,增速16.8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8.65个百分点;充分用好科创企业清单,综合运用科技e贷、科技专新贷、园区贷等产品,全力满足科创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科技型企业贷款较年初净增3.02亿元,增速18.05%,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87个百分点;全力推进制造业金融服务走深走实,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净增6.32亿元,增速18.9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79个百分点。
服务普惠民生“勇挑重担”。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便利性和可得性,推动普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拓面、提质、降本”。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6.44亿元,较年初净增18.44亿元,增速26.4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8.29个百分点。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决策部署,加大促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个人消费贷款分别净增3464户、2.49亿元。从车企和客户两端同时发力,助力企业销售和市民购车消费,投放汽车分期贷款3.2亿元。
坚持“三个并重”统筹兼顾提质效
坚持“突出大”与“兼顾小”并重。一方面,对接重点项目,突出“大”。全面对接三区五县市政府部门,梳理对接重大项目,抓住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紧盯项目进程,加大金融服务保障力度。另一方面,对接普惠民生,兼顾“小”。依托抵押e贷、微捷贷、链捷贷、科技e贷、园区贷等重点产品,通过直营团队、批量服务等模式,推动普惠贷款及供应链扩户上量。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大对青年人、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的按揭支持。助力消费和扩大内需,围绕汽车、家装、家电等居民消费领域,加大个人消费、经营贷款、汽车分期、家装分期投放力度。
坚持“扩总量”与“优结构”并重。一方面,加大投放扩总量。依托阜阳农业大市、人口大市等战略资源优势,聚焦十大特色产业、绿色食品“双千亿”、肉牛产业振兴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贯彻落实省分行与阜阳市人民政府签署的金融支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政银合作协议内容,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资源向阜阳倾斜。另一方面,服务实体优结构。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持续推动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将更多“源头活水”注入实体经济。谋划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科创、绿色、制造业等领域信贷资源倾斜力度。
坚持“提质效”与“控风险”并重。一方面,平行作业提质增效。全面提升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效率,推行前后台平行作业模式,实施项目贷款全流程跟进。按照“三个一批”,加快项目推进,对于已审批的项目,抓紧落实放款准备,争取一季度早放多放;对于审查中项目,建立项目调度机制,梳理项目审批存在的难点、堵点,尽快实现审批;对调查中项目,加快现场调查进度。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控风险。前移风险把控关口,加强关注类贷款管理,做好日常分析和监测,分层分级细化管控方案,严防新发生不良贷款上升。灵活运用清收、核销、证券化手段,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常态化开展客户经理培训,不断提升客户经理风险识别、风险化解能力。
下一步,农行阜阳分行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监管部门工作要求,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研究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找准服务方向和发力重点,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投放,为阜阳打造“三地一区”建设“十个区域性强市”,奋力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路,贡献更多农行力量。 石凌风 梅飞
坚持“三个勇于”服务实体显担当
服务乡村振兴“勇当领军”。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成效作为检验政治担当的重要标准,紧紧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领域,全力做好国家粮食安全、种业振兴、乡村产业、乡村建设、县域绿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工作。粮食安全领域、乡村产业领域、乡村建设领域贷款分别净增3.11亿元、12.45亿元、8.59亿元、0.02亿元,增速分别为44.01%、32.09%、12.94%,分别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5.83个、23.91个、4.76个百分点。组建94支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流动党员先锋队,全面下沉至全市1473个行政村,实现农户贷款全市行政村和全辖网点“两个全覆盖”。惠农e贷较上年净增14.24亿元,居全省第三。
服务地方经济“勇争主力”。以阜阳市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十大特色产业为契机,以项目贷款为抓手,强化政银合作,全力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累计投放项目贷款33个、金额26.83亿元。聚焦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积极服务电池、煤基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发展,绿色信贷较年初净增14.63亿元,增速16.83%,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8.65个百分点;充分用好科创企业清单,综合运用科技e贷、科技专新贷、园区贷等产品,全力满足科创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科技型企业贷款较年初净增3.02亿元,增速18.05%,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9.87个百分点;全力推进制造业金融服务走深走实,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净增6.32亿元,增速18.9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0.79个百分点。
服务普惠民生“勇挑重担”。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便利性和可得性,推动普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拓面、提质、降本”。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6.44亿元,较年初净增18.44亿元,增速26.47%,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8.29个百分点。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决策部署,加大促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个人消费贷款分别净增3464户、2.49亿元。从车企和客户两端同时发力,助力企业销售和市民购车消费,投放汽车分期贷款3.2亿元。
坚持“三个并重”统筹兼顾提质效
坚持“突出大”与“兼顾小”并重。一方面,对接重点项目,突出“大”。全面对接三区五县市政府部门,梳理对接重大项目,抓住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紧盯项目进程,加大金融服务保障力度。另一方面,对接普惠民生,兼顾“小”。依托抵押e贷、微捷贷、链捷贷、科技e贷、园区贷等重点产品,通过直营团队、批量服务等模式,推动普惠贷款及供应链扩户上量。支持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大对青年人、农民工等新市民群体的按揭支持。助力消费和扩大内需,围绕汽车、家装、家电等居民消费领域,加大个人消费、经营贷款、汽车分期、家装分期投放力度。
坚持“扩总量”与“优结构”并重。一方面,加大投放扩总量。依托阜阳农业大市、人口大市等战略资源优势,聚焦十大特色产业、绿色食品“双千亿”、肉牛产业振兴等重点领域,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贯彻落实省分行与阜阳市人民政府签署的金融支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政银合作协议内容,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资源向阜阳倾斜。另一方面,服务实体优结构。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持续推动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将更多“源头活水”注入实体经济。谋划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大科创、绿色、制造业等领域信贷资源倾斜力度。
坚持“提质效”与“控风险”并重。一方面,平行作业提质增效。全面提升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效率,推行前后台平行作业模式,实施项目贷款全流程跟进。按照“三个一批”,加快项目推进,对于已审批的项目,抓紧落实放款准备,争取一季度早放多放;对于审查中项目,建立项目调度机制,梳理项目审批存在的难点、堵点,尽快实现审批;对调查中项目,加快现场调查进度。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控风险。前移风险把控关口,加强关注类贷款管理,做好日常分析和监测,分层分级细化管控方案,严防新发生不良贷款上升。灵活运用清收、核销、证券化手段,加快不良贷款处置。常态化开展客户经理培训,不断提升客户经理风险识别、风险化解能力。
下一步,农行阜阳分行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监管部门工作要求,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研究制定具体贯彻落实措施,找准服务方向和发力重点,持续加大信贷资金投放,为阜阳打造“三地一区”建设“十个区域性强市”,奋力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路,贡献更多农行力量。 石凌风 梅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