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专题·公益广告

新供销心服务兴三农

三合镇基层供销社与农共赢

  “得益于党的好政策,三星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不足3000元增长至2023年568万元,走出了一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村集体资产增值的好路子。”近日,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党委书记杨坤山说。
  虽是近郊村,但三星村过去发展得并不好,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参与村级建设积极性不高。近些年,颍州区三合镇坚持“党建+集体经济”发展理念,探索成立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以“党建引领,村社共建”模式,推动包括三星村在内的众多乡村由“落后村”变成了“明星村”。

“新供销”带来新服务、新机遇
  正是春耕农忙时节,家里有7亩地的党永举却悠然自得地和村里人聊着天。
  党永举是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村民。近日,记者来到三星村时,他家的小麦早已播种完毕,眼看着原本荒芜的土地变得绿油油的,党永举笑得很开心:“现在种地真轻松!”
  “现在种地基本上都机械化了,一家一户的种植很难获得高收益,统一‘耕种管收’明显效益更好。”三星村党委书记杨坤山说,现实中,农民有社会化服务的需求。
  群众有需求,政府有回应。2019年5月,颍州区三合镇井孜村成立了该区首个村级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负责承接市场化的经营活动。
  “供销社的主要业务以包装、推广、加工、销售本村及周边的农产品和开展农事服务为主,兼顾日用百货的销售、物流配送等。”杨坤山介绍,在供销社里,通过农资经营,统一售卖农药、化肥、种子,统一租售机械开展病虫害防治等,价格低,农民得实惠。
  作为服务“三农”的末端“触角”,村级供销合作社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是党委、政府推进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2023年初,市政办印发的《关于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基层供销合作社与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有机结合,开展各项为农服务;支持供销合作社领办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发展“链型”“群型”合作经济。
  但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不代表就能够做好市场化的经营,事实上能够真正发挥带动村民致富、村集体增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不多。
  为什么三合镇行?这是因为三合镇以党建引领为抓手,把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带富能力强的乡贤能人充实到了村“两委”班子。这些人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中的身先示范,让群众看到了村集体发展的希望,从而坚定了紧跟村“两委”一起干的信心。
  其次,还在于三合镇的供销合作社有着自己的特殊股权架构:这一架构即镇供销社占股35%左右,实行干股;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入股,占股25%左右;村委会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占股40%左右,其中村干部和群众合计占股比例不超过10%。
  “群众信赖村集体,合作社又把村集体、企业、村干部和群众利益紧密捆绑在一起,年底所有股东按出资比例进行分红,这样就建立起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共赢。”杨坤山说。
  2019年午收时节,井孜村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与阜阳市可龙秸秆回收有限公司签订“秸秆综合利用服务协议”,村供销合作社负责提供人力、转运、场地服务,协助收储公司做好秸秆收储和综合利用工作,实现增收6万余元。当年,井孜村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化服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5.4万元,比2018年增收7.2万元,同比增长20%。
  2020年,颍州区以三合镇8个村、居为试点,按照“政府主导、供销社指导、镇村参与、多元投资、企业设点、市场运作、自负盈亏”的原则,通过联办、新办、改办等形式,推动三合镇下辖村、居全部成立村级供销合作社有
限公司,有效破解了社会化服务谁来干的问题。
  
市场竞争、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
  春节前夕,位于三合镇王大郢村的安徽锦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鲜蘑菇供需两旺。这个占地约11亩的农业企业,每年可为王大郢村集体带来12万元的租金。
  村里要发展,没有钱怎么办?颍州区三合镇拿出的方案是,对各村可盘活的办公用房、校舍、沟塘、设备等集体资产进行摸排,积极整合各类扶贫资金,主动联系合作企业,大力引进产业配套性强、市场前景好的合作项目,将资源优势、资金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方向明确,行动有力。三星村、王大郢村和三合居委会将每村200万元扶贫资金用于与企业合建冷库项目,年收益均在10万元以上;井孜、三合居委会、新宅、郭寨4个村将扶贫资金集中投入到阜阳市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育苗温室大棚,年收益25万元以上;三星、王大郢、胡庙居委会3个村利用500万元扶贫资金,与品牌粮供应商合建粮储物流项目,年收益25万元以上。
  三合镇立足供销社自身业务范围和股东企业经营范围,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项目和服务获得收益。2020年,井孜村与利联供销合作社联合,中标实施了23万亩的小麦“一喷三防”项目,实现产值190多万元,净利润20万元。当年,该村还通过耕、种、管、收,以及农资供应、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创收102.3万元,占村集体收入的61%。
  近年来,三合镇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发挥村供销社外联内引作用,以典型项目建设为着眼点,督导入股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不断做大做强典型项目。其中,三星村与贵州茅台酒厂签订品牌粮收购合同,带动全镇群众种植了2万亩的优质小麦,农户每亩地年增收700元左右。
  (郝思雅 闫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