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年俗 最是团聚乡愁浓
通讯员 胡天生
历史上,阜阳是一个移民聚居的地方。特别是明初,通过官府组织移民和地方官招抚流民,大量外地移民涌入阜阳。沿淮地区的移民大多是从淮河以南迁入,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移民则主要是从山东、山西、河南迁来。这在正史、地方志以及许多家谱中都有记载。
老话说:“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大量移民不仅带来了不同的方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且带来了不同的节俗,尤其是年俗。南北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使阜阳的年俗文化五彩缤纷。
过了腊八就是年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大年”,但民间早在腊月初八就拉开了迎接新年序幕。
腊八是腊祭的日子。腊祭,本来是古代帝王、贵族冬季狩猎(军训)后祭告祖先的一种活动,只在冬季进行。腊祭起初没有固定日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始记为腊月初八,从此固定为节俗。
过去,阜阳人过腊八节都是吃干饭(米饭),并且要炒上几个“硬菜”,才有过节的样子。吃粥的则都是穷苦人家,把素菜掺到粥中,称为“咸米饭”或“咸稀饭”——以前阜阳本地没有“粥”这个概念。
过去农村人很少吃肉,腊八能吃上一顿肉,对于馋了大半年的孩子们来说,非常值得期盼。所以民谣说:“腊八腊米饭,腊哩(得)小孩真喜欢。”或说:“腊八腊米饭,大人小孩都喜欢。”
颍泉区伍明镇乡贤高汝轩告诉笔者,他们那里的说法是:“腊八腊米饭,腊哩麻脸真喜欢”“腊八腊糊涂,腊哩麻脸一苦楚”。意思是腊八吃到米饭(干饭),麻脸就会高兴;如果喝“糊涂(音变为du,轻声;阜阳方言,指稠稀饭、粥)”则会苦恼。至于为什么要和“麻脸”挂上钩,他也不清楚。
过了腊八,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办年)了,就是所谓“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以后好吃的东西就多起来了,所以民谣又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祭灶又叫“小年”
腊八之后的节日是祭灶,祭灶又叫“小年”,是祭祀灶神的节日。过去说,灶王爷(老灶爷)负责监视全家人的一举一动,在每年祭灶这天上天向玉皇大帝奏报。为防止老灶爷说自家的坏话,老百姓发明了专门对付灶王爷的糖瓜子(又称“粘牙糖”)。这样,老灶爷面见玉皇大帝时话说不清楚,玉皇大帝听得不耐烦,也就不去追究芸芸众生的善恶了。
祭灶的日期,官民有别。阜阳没有“北方祭三,南方祭四”的说法,流行的说法是“官(君)祭三、民祭四……”祭三、祭四都是正经人家,之后祭灶的就不是好人了。
祭灶那天,先打扫屋子,洗刷锅碗瓢盆,准备各种菜肴,包饺子。到了晚上,在锅台前安放供桌,摆上供品,点上香,到门外放大炮,然后向灶王爷、灶王奶奶磕头祭拜,拜完后撤去供桌,揭掉去年贴的灶神像,放灶膛里烧掉,同时烧一块“粘牙糖”。讲究的人家还会把供品切下来一点,和灶神像一起烧。烧灶神像不能说“把灶神像烧了”,而要说“送老灶爷上天”,然后就可以吃饭了。摆给老灶爷的供品,大多成了自己的下酒菜,有的还要添上几个炒菜,主食是饺子。
忙忙碌碌的除夕
到了年三十,就是除夕,打扫卫生,贴春联、包饺子,又是一天忙活。阜阳有“烧年纸”的规矩,就是在除夕这天(也有提前几天的)早晨,到家族坟上摆供、烧纸,说是给故去的老人“送钱”,也让他们过个“肥年”。之后就是要在门上贴春联,窗户上要贴窗花,大的家具和粮食斗上要贴“斗方”,就是一小块正方形的红纸,在四个角上写“日进斗金”“五谷丰登”之类的吉祥话。
如果本年家中有过世的老人,则当年不贴春联,只贴黄表纸(上坟用的火纸),表示对过世老人的哀悼。第二年贴绿色对联,第三年贴蓝色对联。这是古人守孝三年的遗制。对联的内容也是怀念父母养育之恩、表达尽孝之意,不可写喜庆、欢乐的内容。
除夕晚上还有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接老灶爷归位(回宫)。迎接灶神归位的仪式是:准备好晚餐后,贴上提前买好的灶神像,祭拜如仪,然后放大炮,关门闭户,享受这些天的劳动成果,开始辞旧迎新。
过去有的人家孩子时兴认干亲。头三年,干爹要在除夕这天把干儿子接到自己家中,换上新衣服,好吃好喝地伺候着,比照顾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三年以后,干爹给干儿子买一副碗筷,买套新衣服,表示要分开过了。以后干儿子来拜年,只在年初一上午,除夕那天不再接了。
现在农村还保留的一些传统习俗,城里基本上没有了。从上世纪末开始,城里人往往是几家亲戚每年轮流做东,在饭店包上一桌或几桌酒席,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完了回家看电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夜最主要的内容,取代了传统的过年习俗。在饭店吃年夜饭也是争取尽早结束,别耽误回家看春晚。近年来,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加上手机的普及,春晚的观众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年初一有许多禁忌,主要内容是不能动手操作,尤其不能动刀。所以,敬献祖先的供品、香烛,都要在除夕夜提前摆放好,初一全天的饭菜也要在除夕晚上准备好,甚至年初一早晨喝的第一碗糖茶、酵子茶都要先把红糖放到碗里,以免初一现做。
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家里的男主人先起来,穿好头天晚上放好的新衣,悄悄来到院子里,放上3个大炮(也有放鞭炮的),这叫“闪门炮”(又叫“开门炮”),寓意新的一年好运到来。“开门炮”放过后,家中其他人都起床,只有家庭主妇可以赖床,这是一年中唯一“女权至尊”的习俗,但在表述上却是祭祀祖先不让女人插手。洗漱过后,男主人带领家人先到堂屋中间写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前祭拜。过去有祠堂的人家,还要到祠堂祭拜祖先。然后烧锅,把除夕夜放在锅里的蒸馍、蒸菜(肉)馏熟,下饺子。饭菜热好以后,放大炮。
放炮的时候,女主人起床,全家人一起吃饭。先喝一碗红糖茶或酵子茶(冲红糖,不能冲白糖),寓意一年甜甜蜜蜜,然后吃主食。过去还有“年初一不动荤”的习俗,就是不吃荤腥,包括肉饺。现在已经没人讲究这个了。阜阳人大年初一还有许多禁忌,诸如不向外泼水、不能倒垃圾、不能动针线刀斧、不能喝稀饭、上午不能躺床上歇息等,一般都容易做到,就是要记住,别犯忌就行。
吃过早饭,开始拜年。除了长辈在家留守以外,年轻人、小孩成群结队给本家族的长辈拜年。年初一拜年主要是拜望父系没出五服的长辈,包括祖、伯、叔,以此联络感情。平时有些小嫌隙的,通过拜年可以化解矛盾。拜年的时候,小孩给长辈磕头,长辈拿出花生、瓜子、糖果招待,还要发“压岁钱”(又称“压腰钱”)。拜年路上碰见其他人,互相热情问候,说些“过年好”“新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祝福语。
拜年不过午,过了午时(13点左右)再去拜年就不算了。所以亲戚多的人家,就要派出多个“小分队”,分头去拜,以免拜不过来。
大年初二到初四走亲戚
大年初二是指定给“外家”亲戚拜年的日子。头一年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拜望娘家的父母,称为“走头趟亲戚”,是个重要的礼节。一对新人带上厚重的礼物,给父母(岳父母)送去,女方的娘家人举行热闹的欢迎仪式。按老规矩,新人是要给父母磕头的,新娘的父母坦然接受,准备好丰盛的酒席,招待新女婿。陪客都是家族中比较亲近、有地位、有名望的亲戚,还要有几个“能喝”的年轻人陪同,新女婿坐上席,陪新女婿同来的坐次席,其他陪客依次按尊卑排座次。
这是新女婿唯一一次坐首席,下次再来就要按辈分、长幼入座了。有名望的亲戚只是负责给娘家人争光,真正陪新女婿喝酒的,是陪客的年轻人。一般情况下,新女婿是不敢喝酒的,怕喝醉了失态。年轻人就把主攻对象放在一起来的“保镖”身上,力争把他灌醉。新女婿的“保镖”使尽浑身解数,力争避免喝酒。能让新女婿或者他的“保镖”喝醉,被看作娘家人的“胜利”;如果新郎和“保镖”能把娘家那么多陪客“放倒”一两个,那以后在这家的地位就厉害了。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样的“比拼”很少见了。
没有女儿出嫁的人家,年初二则是去拜望女主人的娘家父母,孩子大的家庭就让孩子去,看望他们的姥爷、姥姥。这招待就很随便了,同桌吃饭按长幼尊卑排序。姥姥家有几个成了家、分开过的舅,孩子要分别去拜年、送礼物,最后回到姥姥家吃饭。
初三那天是拜望孩子的姨、姑,按对方的年龄分先后顺序。年长的姐姐在家等着妹妹,妹妹应该先去(或派孩子去)看望姐姐。如果妹妹家有老人而姐姐家没有,姐姐也可以先去给妹妹家的老人拜年。丈夫派小孩看望姑姑,是代表自己回礼,也是按年龄大小分先后顺序。初三走不完的亲戚,初四再走。
由于不兴下午拜年,亲戚多的人家,拜年都是从早晨开始,到谁家就在谁家吃饭,因此,喝早酒的现象非常普遍。吃喝过后,再走下一家亲戚。有两家以上住在一个村或住得不远的亲戚,先到年龄最长、地位最高的一家,放下礼品,略作寒暄,然后到其他亲戚家拜年,最后仍回到第一家吃饭。去拜年的人多了,就分为几拨,各家都留一个人在那吃饭。
从大年初二到初四,走的都是最亲、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大年初五“送年”
人们迎年、过年,也总得“送年”。笔者老家临泉是初五送年。初五称为“破五”,规矩接近年初一,不动针线刀斧,吃素,只是不能走亲戚。这应该是古代帝王祭天、斋戒五日规矩的遗存。“破五”又被加进了送穷神的寓意。传说,姜子牙封神到最后,利用特权,把他那嫌贫爱富、令人讨厌、在姜子牙困难时自请离婚的妻子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所以,年初五称为“破五”,好让这个讨厌的女人赶紧归位,别在自己家中待下去了。不送走穷神会一年不顺。由于这一天跟穷神有关,所以“破五”不兴走亲戚,说是走亲戚就把穷神带到亲戚家里了。这一天的主食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小人流言的伤害。
笔者到阜城工作后,才知道阜城、阜南、颍上一带都流行初三送年,还有的地方一直不舍得送年,直到初七才恋恋不舍地把年送走。据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国旗说,颍上县还有一个稀罕的规矩:初三早晨,父亲出去“送年”,儿子会拉着父亲不让送,如果拉回屋内,就继续过年,称为“留年”。
过了“破五”,没走完的亲戚继续走,给老师、师傅、关系稍远的尊长等拜年,增进感情。拜年能持续到正月十四。虽然早已把年给送走了,但是,对于一些亲戚朋友多的人来说,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
正月十五大似年
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元夜”,道教称为“上元节”,是年后的第一个大节,非常隆重、热闹,所以老百姓说“正月十五大似年”。阜阳流行的规矩是,这一天要吃元宵(汤圆),意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但是,许多外出工作的人往往等不到十五,一般在初六或初九就开始返回工作岗位,因此俗谚有“三六九,往外走”的说法。
汤圆又叫“元宵”。据说,民国初期,因为“元宵”谐音“袁消”,袁世凯感觉不吉利,下令改叫“汤圆”。后来袁世凯死了,汤圆、元宵两种称呼都流传下来。但过去临泉没有吃元宵的习俗,早晨吃蒸馍,喝糖茶,跟年初一一个规矩。
晚饭才是元宵节的正餐,一般都很丰盛。临泉以及界首南部则有一个奇特的习俗:元宵晚上吃“布袋馍”,又叫“扛布袋”,说是可以增加气力。
过去,晚饭过后,家家户户开始放烟花,吸引很多人观看。小孩纷纷打着灯笼出去玩,内容主要是看花灯、看烟花、拾炮(捡人家放炮时炸落没响的炮)、做游戏等。
过去的灯笼都是用竹篾扎成框架,外面用透明纸糊上,底下有一个木板做的托盘,可以放蜡烛。托盘上用一根铁丝或竹条窝成倒U字形,从灯笼中间的洞里穿到上面,以便系绳。绳的另一头拴一个短棍,打灯笼的时候提着短棍,以免热气熥手。手巧的人家会自己扎灯笼,不会做的人家就买。一般初十前后就有灯笼上市,最晚十四那天都要买好。
元宵节最大的节目是张灯,就是把各式各样的灯笼挂出来给大家欣赏。谁家的灯笼吸引人,不仅会引来大片赞扬声,还会被视作一年都有好运的吉兆。所以但凡挂出来的灯笼,都是各逞巧思、争奇斗艳,有钱人家甚至不惜重金定制,或请匠人到家里制作。
过去,元宵节还有猜灯谜的益智活动。现在的猜灯谜活动,主要由一些大商场举办,拿出一点小东西作为奖品,谜面都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
正月十五一过,年节才算彻底结束,人们渐渐恢复正常生活,各种营生也逐渐恢复正常。
历史上,阜阳是一个移民聚居的地方。特别是明初,通过官府组织移民和地方官招抚流民,大量外地移民涌入阜阳。沿淮地区的移民大多是从淮河以南迁入,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移民则主要是从山东、山西、河南迁来。这在正史、地方志以及许多家谱中都有记载。
老话说:“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大量移民不仅带来了不同的方言、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而且带来了不同的节俗,尤其是年俗。南北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使阜阳的年俗文化五彩缤纷。
过了腊八就是年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大年”,但民间早在腊月初八就拉开了迎接新年序幕。
腊八是腊祭的日子。腊祭,本来是古代帝王、贵族冬季狩猎(军训)后祭告祖先的一种活动,只在冬季进行。腊祭起初没有固定日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始记为腊月初八,从此固定为节俗。
过去,阜阳人过腊八节都是吃干饭(米饭),并且要炒上几个“硬菜”,才有过节的样子。吃粥的则都是穷苦人家,把素菜掺到粥中,称为“咸米饭”或“咸稀饭”——以前阜阳本地没有“粥”这个概念。
过去农村人很少吃肉,腊八能吃上一顿肉,对于馋了大半年的孩子们来说,非常值得期盼。所以民谣说:“腊八腊米饭,腊哩(得)小孩真喜欢。”或说:“腊八腊米饭,大人小孩都喜欢。”
颍泉区伍明镇乡贤高汝轩告诉笔者,他们那里的说法是:“腊八腊米饭,腊哩麻脸真喜欢”“腊八腊糊涂,腊哩麻脸一苦楚”。意思是腊八吃到米饭(干饭),麻脸就会高兴;如果喝“糊涂(音变为du,轻声;阜阳方言,指稠稀饭、粥)”则会苦恼。至于为什么要和“麻脸”挂上钩,他也不清楚。
过了腊八,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办年)了,就是所谓“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以后好吃的东西就多起来了,所以民谣又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祭灶又叫“小年”
腊八之后的节日是祭灶,祭灶又叫“小年”,是祭祀灶神的节日。过去说,灶王爷(老灶爷)负责监视全家人的一举一动,在每年祭灶这天上天向玉皇大帝奏报。为防止老灶爷说自家的坏话,老百姓发明了专门对付灶王爷的糖瓜子(又称“粘牙糖”)。这样,老灶爷面见玉皇大帝时话说不清楚,玉皇大帝听得不耐烦,也就不去追究芸芸众生的善恶了。
祭灶的日期,官民有别。阜阳没有“北方祭三,南方祭四”的说法,流行的说法是“官(君)祭三、民祭四……”祭三、祭四都是正经人家,之后祭灶的就不是好人了。
祭灶那天,先打扫屋子,洗刷锅碗瓢盆,准备各种菜肴,包饺子。到了晚上,在锅台前安放供桌,摆上供品,点上香,到门外放大炮,然后向灶王爷、灶王奶奶磕头祭拜,拜完后撤去供桌,揭掉去年贴的灶神像,放灶膛里烧掉,同时烧一块“粘牙糖”。讲究的人家还会把供品切下来一点,和灶神像一起烧。烧灶神像不能说“把灶神像烧了”,而要说“送老灶爷上天”,然后就可以吃饭了。摆给老灶爷的供品,大多成了自己的下酒菜,有的还要添上几个炒菜,主食是饺子。
忙忙碌碌的除夕
到了年三十,就是除夕,打扫卫生,贴春联、包饺子,又是一天忙活。阜阳有“烧年纸”的规矩,就是在除夕这天(也有提前几天的)早晨,到家族坟上摆供、烧纸,说是给故去的老人“送钱”,也让他们过个“肥年”。之后就是要在门上贴春联,窗户上要贴窗花,大的家具和粮食斗上要贴“斗方”,就是一小块正方形的红纸,在四个角上写“日进斗金”“五谷丰登”之类的吉祥话。
如果本年家中有过世的老人,则当年不贴春联,只贴黄表纸(上坟用的火纸),表示对过世老人的哀悼。第二年贴绿色对联,第三年贴蓝色对联。这是古人守孝三年的遗制。对联的内容也是怀念父母养育之恩、表达尽孝之意,不可写喜庆、欢乐的内容。
除夕晚上还有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接老灶爷归位(回宫)。迎接灶神归位的仪式是:准备好晚餐后,贴上提前买好的灶神像,祭拜如仪,然后放大炮,关门闭户,享受这些天的劳动成果,开始辞旧迎新。
过去有的人家孩子时兴认干亲。头三年,干爹要在除夕这天把干儿子接到自己家中,换上新衣服,好吃好喝地伺候着,比照顾自己的亲儿子还要好。三年以后,干爹给干儿子买一副碗筷,买套新衣服,表示要分开过了。以后干儿子来拜年,只在年初一上午,除夕那天不再接了。
现在农村还保留的一些传统习俗,城里基本上没有了。从上世纪末开始,城里人往往是几家亲戚每年轮流做东,在饭店包上一桌或几桌酒席,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完了回家看电视。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夜最主要的内容,取代了传统的过年习俗。在饭店吃年夜饭也是争取尽早结束,别耽误回家看春晚。近年来,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加上手机的普及,春晚的观众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了。
年初一有许多禁忌,主要内容是不能动手操作,尤其不能动刀。所以,敬献祖先的供品、香烛,都要在除夕夜提前摆放好,初一全天的饭菜也要在除夕晚上准备好,甚至年初一早晨喝的第一碗糖茶、酵子茶都要先把红糖放到碗里,以免初一现做。
大年初一给长辈拜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家里的男主人先起来,穿好头天晚上放好的新衣,悄悄来到院子里,放上3个大炮(也有放鞭炮的),这叫“闪门炮”(又叫“开门炮”),寓意新的一年好运到来。“开门炮”放过后,家中其他人都起床,只有家庭主妇可以赖床,这是一年中唯一“女权至尊”的习俗,但在表述上却是祭祀祖先不让女人插手。洗漱过后,男主人带领家人先到堂屋中间写着“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前祭拜。过去有祠堂的人家,还要到祠堂祭拜祖先。然后烧锅,把除夕夜放在锅里的蒸馍、蒸菜(肉)馏熟,下饺子。饭菜热好以后,放大炮。
放炮的时候,女主人起床,全家人一起吃饭。先喝一碗红糖茶或酵子茶(冲红糖,不能冲白糖),寓意一年甜甜蜜蜜,然后吃主食。过去还有“年初一不动荤”的习俗,就是不吃荤腥,包括肉饺。现在已经没人讲究这个了。阜阳人大年初一还有许多禁忌,诸如不向外泼水、不能倒垃圾、不能动针线刀斧、不能喝稀饭、上午不能躺床上歇息等,一般都容易做到,就是要记住,别犯忌就行。
吃过早饭,开始拜年。除了长辈在家留守以外,年轻人、小孩成群结队给本家族的长辈拜年。年初一拜年主要是拜望父系没出五服的长辈,包括祖、伯、叔,以此联络感情。平时有些小嫌隙的,通过拜年可以化解矛盾。拜年的时候,小孩给长辈磕头,长辈拿出花生、瓜子、糖果招待,还要发“压岁钱”(又称“压腰钱”)。拜年路上碰见其他人,互相热情问候,说些“过年好”“新年好”“恭喜发财”之类的祝福语。
拜年不过午,过了午时(13点左右)再去拜年就不算了。所以亲戚多的人家,就要派出多个“小分队”,分头去拜,以免拜不过来。
大年初二到初四走亲戚
大年初二是指定给“外家”亲戚拜年的日子。头一年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拜望娘家的父母,称为“走头趟亲戚”,是个重要的礼节。一对新人带上厚重的礼物,给父母(岳父母)送去,女方的娘家人举行热闹的欢迎仪式。按老规矩,新人是要给父母磕头的,新娘的父母坦然接受,准备好丰盛的酒席,招待新女婿。陪客都是家族中比较亲近、有地位、有名望的亲戚,还要有几个“能喝”的年轻人陪同,新女婿坐上席,陪新女婿同来的坐次席,其他陪客依次按尊卑排座次。
这是新女婿唯一一次坐首席,下次再来就要按辈分、长幼入座了。有名望的亲戚只是负责给娘家人争光,真正陪新女婿喝酒的,是陪客的年轻人。一般情况下,新女婿是不敢喝酒的,怕喝醉了失态。年轻人就把主攻对象放在一起来的“保镖”身上,力争把他灌醉。新女婿的“保镖”使尽浑身解数,力争避免喝酒。能让新女婿或者他的“保镖”喝醉,被看作娘家人的“胜利”;如果新郎和“保镖”能把娘家那么多陪客“放倒”一两个,那以后在这家的地位就厉害了。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样的“比拼”很少见了。
没有女儿出嫁的人家,年初二则是去拜望女主人的娘家父母,孩子大的家庭就让孩子去,看望他们的姥爷、姥姥。这招待就很随便了,同桌吃饭按长幼尊卑排序。姥姥家有几个成了家、分开过的舅,孩子要分别去拜年、送礼物,最后回到姥姥家吃饭。
初三那天是拜望孩子的姨、姑,按对方的年龄分先后顺序。年长的姐姐在家等着妹妹,妹妹应该先去(或派孩子去)看望姐姐。如果妹妹家有老人而姐姐家没有,姐姐也可以先去给妹妹家的老人拜年。丈夫派小孩看望姑姑,是代表自己回礼,也是按年龄大小分先后顺序。初三走不完的亲戚,初四再走。
由于不兴下午拜年,亲戚多的人家,拜年都是从早晨开始,到谁家就在谁家吃饭,因此,喝早酒的现象非常普遍。吃喝过后,再走下一家亲戚。有两家以上住在一个村或住得不远的亲戚,先到年龄最长、地位最高的一家,放下礼品,略作寒暄,然后到其他亲戚家拜年,最后仍回到第一家吃饭。去拜年的人多了,就分为几拨,各家都留一个人在那吃饭。
从大年初二到初四,走的都是最亲、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大年初五“送年”
人们迎年、过年,也总得“送年”。笔者老家临泉是初五送年。初五称为“破五”,规矩接近年初一,不动针线刀斧,吃素,只是不能走亲戚。这应该是古代帝王祭天、斋戒五日规矩的遗存。“破五”又被加进了送穷神的寓意。传说,姜子牙封神到最后,利用特权,把他那嫌贫爱富、令人讨厌、在姜子牙困难时自请离婚的妻子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所以,年初五称为“破五”,好让这个讨厌的女人赶紧归位,别在自己家中待下去了。不送走穷神会一年不顺。由于这一天跟穷神有关,所以“破五”不兴走亲戚,说是走亲戚就把穷神带到亲戚家里了。这一天的主食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小人流言的伤害。
笔者到阜城工作后,才知道阜城、阜南、颍上一带都流行初三送年,还有的地方一直不舍得送年,直到初七才恋恋不舍地把年送走。据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副秘书长刘国旗说,颍上县还有一个稀罕的规矩:初三早晨,父亲出去“送年”,儿子会拉着父亲不让送,如果拉回屋内,就继续过年,称为“留年”。
过了“破五”,没走完的亲戚继续走,给老师、师傅、关系稍远的尊长等拜年,增进感情。拜年能持续到正月十四。虽然早已把年给送走了,但是,对于一些亲戚朋友多的人来说,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
正月十五大似年
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元夜”,道教称为“上元节”,是年后的第一个大节,非常隆重、热闹,所以老百姓说“正月十五大似年”。阜阳流行的规矩是,这一天要吃元宵(汤圆),意味着一家人团团圆圆。但是,许多外出工作的人往往等不到十五,一般在初六或初九就开始返回工作岗位,因此俗谚有“三六九,往外走”的说法。
汤圆又叫“元宵”。据说,民国初期,因为“元宵”谐音“袁消”,袁世凯感觉不吉利,下令改叫“汤圆”。后来袁世凯死了,汤圆、元宵两种称呼都流传下来。但过去临泉没有吃元宵的习俗,早晨吃蒸馍,喝糖茶,跟年初一一个规矩。
晚饭才是元宵节的正餐,一般都很丰盛。临泉以及界首南部则有一个奇特的习俗:元宵晚上吃“布袋馍”,又叫“扛布袋”,说是可以增加气力。
过去,晚饭过后,家家户户开始放烟花,吸引很多人观看。小孩纷纷打着灯笼出去玩,内容主要是看花灯、看烟花、拾炮(捡人家放炮时炸落没响的炮)、做游戏等。
过去的灯笼都是用竹篾扎成框架,外面用透明纸糊上,底下有一个木板做的托盘,可以放蜡烛。托盘上用一根铁丝或竹条窝成倒U字形,从灯笼中间的洞里穿到上面,以便系绳。绳的另一头拴一个短棍,打灯笼的时候提着短棍,以免热气熥手。手巧的人家会自己扎灯笼,不会做的人家就买。一般初十前后就有灯笼上市,最晚十四那天都要买好。
元宵节最大的节目是张灯,就是把各式各样的灯笼挂出来给大家欣赏。谁家的灯笼吸引人,不仅会引来大片赞扬声,还会被视作一年都有好运的吉兆。所以但凡挂出来的灯笼,都是各逞巧思、争奇斗艳,有钱人家甚至不惜重金定制,或请匠人到家里制作。
过去,元宵节还有猜灯谜的益智活动。现在的猜灯谜活动,主要由一些大商场举办,拿出一点小东西作为奖品,谜面都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吸引顾客。
正月十五一过,年节才算彻底结束,人们渐渐恢复正常生活,各种营生也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