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双向奔赴
90 后小伙曾多次无偿献血、爱心送考等 他患癌症后,小区上百个邻居捐款献爱心
捐款名单路振(左一)
参加爱心送考(资料图)
路振陪孩子睡觉
9月14日、15日,颍州区一建小区居民邓雪的手机就没有停过,小区微信群里不时有人给她发红包、转账、发祝福信息。而这是因为她的丈夫路振身患重病,手术费还差了一些。
提到路振,有些捐款的邻居并不认识,而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热心肠,常常无偿献血、帮助邻居。
人们常说爱是相互的。9月15日,记者来到一建小区,记录他们之间的故事。
儿子未满周岁,他查出癌症晚期
32岁的路振出生在颍州区西湖镇,多年前,父母来到阜城开了一家小吃店,路振在阜城一家商贸公司工作,住在一建小区。2018年,他和邓雪结识并步入婚姻殿堂,后来育有一双儿女。
去年年底,路振突然觉得腰椎疼痛并前往医院就医。本以为这是一次平常的体检,没想到将一家人平静而幸福的日子彻底打破……
经过检查、治疗后,疼痛毫无好转,今年2月,路振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求医。
在那里,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并伴随骨转移。
“当时,小儿子还不满周岁,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犹如晴天霹雳……”邓雪说,当时丈夫状态特别差,肿瘤压迫腰椎导致腰椎骨折,已经无法站立。在杭州治疗了3个多月,经历了两次化疗及一次手术后,情况才有所好转。此后,他又先后进行了多次化疗。
邓雪说,即便如此,丈夫仍十分坚强,配合化疗、手术,从没说过一个“疼”字。“1.86米的身高,体重不足百斤。”为照顾丈夫和孩子,邓雪一直强撑着身体。“心里难过了,也是背着他偷偷哭一会,擦干眼泪,生活还要继续。”
曾经热心公益,帮助邻居
9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路振家时,他正躺着休息。
邓雪一手抱着儿子,一手准备着药物。家中装修简单,醒目的是一面荣誉墙上挂着一排奖牌,摆着几本荣誉证书。
记者打开一本,内容是阜阳市中心血站在2020年为路振发的“感谢状”,上面写着:“感谢您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您的善举将为患者带来生命的力量、重生的希望!”
“当时,看到血站发出献血倡议,他就积极去献血。”邓雪说,丈夫平时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爱心送考等各类公益活动。
在去年的一次爱心送考大型公益活动中,路振也积极参与,为4名高考生提供了接送服务。
而提到路振,颍州区文峰街道办事处奎星社区一建小区居民组长华标竖起大拇指:“路振是个好人,他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华标说,平时社区有需要的时候,路振也都会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帮忙维持秩序等。
他介绍,阜阳一建小区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共有居民200多户。平时在小区里,碰到老人、孩子有需要帮忙的,路振都会搭把手。“为人很热心,大伙对他评价都不错。”华标说。
一笔笔捐款,一条条祝福
前不久,经过复查发现,路振身上的肿瘤未继续扩散,有手术的机会。这让邓雪觉得有了希望,希望丈夫能通过手术延长生命。一家人东拼西凑,手术费还差十多万元……
9月14日,邓雪发起了水滴筹,希望能为丈夫筹集一些手术费。华标看到这条信息,才得知路振的病情,便在小区群里发布了求助信息。
虽然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很多居民都互不认识,但从14日下午到15日,邓雪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50元、100元、300元、1000元……一夜之间,她收到96笔爱心捐款,共有1万多元。
大家在发来的红包、转账上注明:“路振爱人收”“祝早日康复”“一点心意,祝早日康复”“绵薄之力”……
居民的善举很快就传播开来。15日上午,相邻的建行小区也有人发红包捐款表达爱心;阜阳自媒体协会会长尚申个人捐助1000元;一位不愿留姓名的女士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捐了1000元;微信群里的暖心话语一条接一条……对此邓雪有些“受宠若惊”,只能一个劲地回复“谢谢”。
截至昨天记者发稿时,小区已有100多位居民伸出了援手。邻居们不仅为路振捐款,还为他加油打气。
“路振是个坚强的人,一直不同意我向社会求助。”邓雪说,没想到有那么多好心人伸出援手,“等他好了,一定会继续做公益,回报社会,感谢大家。”
颍州晚报记者 汪文婕 实习生 周依婷 文/摄
提到路振,有些捐款的邻居并不认识,而认识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热心肠,常常无偿献血、帮助邻居。
人们常说爱是相互的。9月15日,记者来到一建小区,记录他们之间的故事。
儿子未满周岁,他查出癌症晚期
32岁的路振出生在颍州区西湖镇,多年前,父母来到阜城开了一家小吃店,路振在阜城一家商贸公司工作,住在一建小区。2018年,他和邓雪结识并步入婚姻殿堂,后来育有一双儿女。
去年年底,路振突然觉得腰椎疼痛并前往医院就医。本以为这是一次平常的体检,没想到将一家人平静而幸福的日子彻底打破……
经过检查、治疗后,疼痛毫无好转,今年2月,路振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求医。
在那里,他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并伴随骨转移。
“当时,小儿子还不满周岁,这个消息对我们来说犹如晴天霹雳……”邓雪说,当时丈夫状态特别差,肿瘤压迫腰椎导致腰椎骨折,已经无法站立。在杭州治疗了3个多月,经历了两次化疗及一次手术后,情况才有所好转。此后,他又先后进行了多次化疗。
邓雪说,即便如此,丈夫仍十分坚强,配合化疗、手术,从没说过一个“疼”字。“1.86米的身高,体重不足百斤。”为照顾丈夫和孩子,邓雪一直强撑着身体。“心里难过了,也是背着他偷偷哭一会,擦干眼泪,生活还要继续。”
曾经热心公益,帮助邻居
9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路振家时,他正躺着休息。
邓雪一手抱着儿子,一手准备着药物。家中装修简单,醒目的是一面荣誉墙上挂着一排奖牌,摆着几本荣誉证书。
记者打开一本,内容是阜阳市中心血站在2020年为路振发的“感谢状”,上面写着:“感谢您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您的善举将为患者带来生命的力量、重生的希望!”
“当时,看到血站发出献血倡议,他就积极去献血。”邓雪说,丈夫平时就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爱心送考等各类公益活动。
在去年的一次爱心送考大型公益活动中,路振也积极参与,为4名高考生提供了接送服务。
而提到路振,颍州区文峰街道办事处奎星社区一建小区居民组长华标竖起大拇指:“路振是个好人,他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华标说,平时社区有需要的时候,路振也都会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帮忙维持秩序等。
他介绍,阜阳一建小区建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共有居民200多户。平时在小区里,碰到老人、孩子有需要帮忙的,路振都会搭把手。“为人很热心,大伙对他评价都不错。”华标说。
一笔笔捐款,一条条祝福
前不久,经过复查发现,路振身上的肿瘤未继续扩散,有手术的机会。这让邓雪觉得有了希望,希望丈夫能通过手术延长生命。一家人东拼西凑,手术费还差十多万元……
9月14日,邓雪发起了水滴筹,希望能为丈夫筹集一些手术费。华标看到这条信息,才得知路振的病情,便在小区群里发布了求助信息。
虽然平时大家各忙各的,很多居民都互不认识,但从14日下午到15日,邓雪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50元、100元、300元、1000元……一夜之间,她收到96笔爱心捐款,共有1万多元。
大家在发来的红包、转账上注明:“路振爱人收”“祝早日康复”“一点心意,祝早日康复”“绵薄之力”……
居民的善举很快就传播开来。15日上午,相邻的建行小区也有人发红包捐款表达爱心;阜阳自媒体协会会长尚申个人捐助1000元;一位不愿留姓名的女士通过社区工作人员捐了1000元;微信群里的暖心话语一条接一条……对此邓雪有些“受宠若惊”,只能一个劲地回复“谢谢”。
截至昨天记者发稿时,小区已有100多位居民伸出了援手。邻居们不仅为路振捐款,还为他加油打气。
“路振是个坚强的人,一直不同意我向社会求助。”邓雪说,没想到有那么多好心人伸出援手,“等他好了,一定会继续做公益,回报社会,感谢大家。”
颍州晚报记者 汪文婕 实习生 周依婷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