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专版

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

方集馓子丝条『馋』绵迎春来



本报记者 李一晴 通讯员 蔡少平 陈庆茹/文 本报记者 庞诚/摄

  春节越来越近,油锅一架,年味就嗞嗞响地飘了出来。说起传统年货,馓子是阜阳人家家户户过年必备的“油炸之王”。阜阳馓子数阜南,阜南馓子看方集。在方集,既有日产上千斤的大工厂,也有随处可见的小作坊。春节临近,记者来到千年古镇方集镇,看滔滔洪河水,品悠悠馓子香。

大工厂:日产千斤销全国
  都说来了方集,一定要尝尝这里的馓子。方集馓子有很多品牌,成规模的工厂有四五家。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明康”和“赵侠”了。
  春节前,记者慕名来到安徽明康食品有限公司,在负责人徐新明的带领下,参观了半自动化馓子生产工厂。车间有500多平方米,各式机器、设备一个挨着一个,工人身着印有“方集”标志的工作服,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忙碌着。“前段时间是厂里最忙的时候,备年货的人多了,很多都用我家的馓子作走亲访友的礼品,厂里加快生产,常常卖断货。”徐新明说。
  记者看到,3台揉面机不停地揉着面,直到把一大盆面揉得光洁如玉,整个面盆被面剂子攒得不带一点面粉。据徐新明介绍,工厂生产快、产量大,春节前每天能用掉1500斤面,产出2000多斤馓子。厂里有严格的生产程序和规范,比如,面里加多少盐多少水,都按比例精确配比,统一把控产品质量。
  在油炸区,8台定制的电油锅热火朝天地炸着馓子,这是整个生产线中为数不多需要人工操控的环节。每台油锅前,一位工人将馓子抻长,一位工人将馓子下锅,两人一组,默契配合着。满屋子的油香味,快乐就藏在热油嗞嗞啦啦的冒泡声中。
  明康厂130多位员工,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方集人。今年40岁的方宪英在炸馓工岗位上干了两年多,她告诉记者,方集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炸馓子,自己本来就有些手艺,来到厂里很快就干得得心应手。“厂离家近,工作又稳定,一个月能挣4000多块钱。”方宪英说。
  腊月二十五是赵侠馓子春节前加工生产的最后一天。“忙了一年了,工人都很辛苦。今年过年早,物流也停了,我们早些放假,让员工高高兴兴回家办年。”赵侠说。
  赵侠,这位50多岁的农妇,将自己的名字冠以厂名,让“赵侠馓子”乘着订单,不仅享誉淮河两岸,而且“走”遍全国各地,还销往香港和台湾地区。
  赵侠告诉记者,她炸馓子的手艺是祖传下来的,到她这辈,已经是第四代传人了。如今,她把手艺传给了儿子。“我们厂用的都是本地原材料,比如,菜籽油就是洪河岸边出产的。产出的馓子细、脆、韧,圈圈相连,纤细黄亮。”赵侠说。
  近两年,赵侠馓子加工厂还赶上了电商潮,开通网店,线上销售。记者在一家购物平台上看到,“赵侠馓子特产店”中有多种规格、不同包装的馓子可供选择,网店月销量1000+,积累了9000多条评价,好评率99%。网友“萌d”评价说:“我在这家买过好几次了,馓子很好吃,而且日期新鲜,以后会经常回购的。”
  如今,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方集的馓子工厂都已逐步注册商标、创立品牌、广开销路,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发展成为地方特色产业。

小作坊:手工制作技艺精
  不同于工厂生产,方集镇众多馓子作坊的特点是纯手工制作,技艺更精细。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乡亲,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吴久馓子店生意好,他家的馓子最细,十里八乡都有名。
  在方集镇北街一处临街门面房,记者见到了48岁的店主吴广久和他的妻子周柳艳。“我叫吴广久,大家叫着叫着就顺口给我家取了个‘吴久馓子’的店名。”吴广久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手握两根油光锃亮的槐树条,在一米多口径的油锅里,上下翻动着馓子。记者注意到,这家馓子作坊连门头招牌都没有,来往的顾客一直络绎不绝,还吸引很多外地人找着来买。
  前厅,是油炸和销售馓子的地方;后屋,摆放着三个大红盆,四五位工人正在准备第二天要用的馓条。吴广久的侄子吴文德说:“馓条得用油养一夜,我们每天早上三点起来,把养好的馓条捋出来,制作成馓子生胚子,随后下锅炸。”只见他一只手不停地将已经醒好的面搓成筷子般粗细的长条,另一只手将面条向红盆里推送,动作优雅自如。再看那面条,仿佛有了生命,从他手中钻出来,爬过案板,在空中飞旋着缓缓滑落,最后如长蛇一般,一圈圈盘绕在盆里清油中。“这叫‘盘条’”,吴文德说,“盘好了,面条才能有韧劲,馓子才能抻得细,吃起来自然酥脆。”红盆中,一层层澄黄清亮的食用油覆盖在面条上,像极了秋日里金色梯田。
  一旁,43岁的周柳艳正在“挄条”。她两指轻捻三五根面条,从另一只手的指尖一圈一圈地向上缠绕。面条围绕着她的手掌上下飞舞,手上缠满之后,又如游龙飞凤一般向小臂上缠。周柳艳把面条掐断,把断处掖入面圈,另一只手也插入面圈之中,双臂交替上下、里外挄动。面圈越来越大,馓子胚子越来越细,周柳艳再把挄好的条挂在撑杆子上撑开,让面圈利用自身重力下沉,最终变得细如发丝。
  一系列动作,记者看得眼花缭乱。这时,吴广久在前厅一招呼,周柳艳撑杆子上的面圈瞬间就挂到他的槐树条上。吴广久将面圈放入热油锅里,随着“嗞啦”一声,馓条在沸腾的油锅里翻滚着膨胀着,先是变白,继而渐黄。吴广久将手中的两根槐树条相互交叉,面圈随之对弯,呈现一个贝壳状。待馓子变得金黄发红时,吴广久不失时机地挑起面圈,抖去余油,随后放在一旁的案板上。
  案板上的馓子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光泽,还嗞嗞地冒着小油泡。等馓子放凉,记者掰断一根馓子一看,果然又细又薄,不过如银针般粗细,仿佛能透过馓子看过去。看着这诱人的色彩,闻着喷香的气息,记者早已垂涎三尺。捻起一根,放入口中,双齿一碰,馓子应声而碎,留下满口油香。
  不到中午12点,当天的馓子就卖完了。周柳艳来到前厅,记者仔细一看,才发现她穿的原来是一件自己裁剪的半袖棉服,露出一双白如凝脂小臂。因常年被油滋养,周柳艳的双手又滑又嫩,记者对周柳艳说:“看了您的手,才明白什么是苏东坡吟的‘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她笑着告诉记者,进入腊月后店里特别忙,每天要用200斤面,连续干十多个小时,常常忙得饭都吃不上。即便如此,他们夫妻俩还是坚持用纯手工延续传统技艺。

逛老街:最爱家乡麻馓子
  方集镇人的淳朴、豪爽,方集老街的古朴、沧桑,全部浓缩在这一圈圈缠绕不息的馓子里,经久不衰,绵延不绝。
  “吕记馓子坊”“周记小店”“李家铺子”……走在方集老街上,随处可见像“吴久”这样夫妻档的馓子作坊,数不清到底多少家。据方集镇政府工作人员初步统计,馓子作坊不少于百家,年产值5000多万元。逢着大集,商贩们或摆摊设点,或现炸现卖,道路两侧摆满了圆圆萝筐,筐内盛满金黄色馓子,看着十分讨喜。“买不买没关系,来尝尝俺家的馓子!”别管是街坊邻居还是外地游客,只要从门口经过,店主都会热情地跟你打招呼,像是相识多年的熟人。
  每家的馓子都鲜香酥脆,但各家的口味却略有不同。嚼一口,香满齿颊,芝麻的醇厚瞬间溢满口腔。再嚼一口,余香入怀,欲罢不能。走完一圈,仿佛体验了一把味蕾之旅,不觉间,双手已经满载而归。
  记者好奇,这馓子,本地人都有什么吃法,乡亲们熟络地推荐起来。“白菜快炒熟了,捏一把馓子,碎成小段,放锅里翻两下,再加两滴醋,我家每年年夜饭都做这道菜。”64岁的闫成侠大娘说。
  “羊肉汤、牛肉汤,或者随便煮个什么锅子,煮沸的时候,把馓子倒进去,数个三五秒捞起来,外面软乎,里面还有脆芯,馓子吸饱了汤汁儿,可有味儿了。”美滋滋的刘大哥一看就是个吃家。
  卷馍吃、开水泡、当零食吃……方集镇人对馓子的喜欢,早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馓子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制作。北方馓子粗,嚼起来有劲,壮口,南方馓子袖珍,如线如丝,入口即化。而方集馓子把子大,透着粗犷;粗细均匀,又露着婉约,形成了独有特点。而这份舌尖上的记忆,是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能被替代的。
  “地址还跟去年一样?好的,明天我给你发货。”
  “要30斤礼盒装吗?今天卖完了,明天我给你提前备好。”
  新疆、上海、广东、河南……在方集馓子市场上,常常看到店员摊主接打电话发送快递的场景,约三分之一的订单来自在外漂泊的阜阳人。阜南县的张文丽今年33岁,大学毕业后留在芜湖市工作。她说:“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嗅一下空气,从街头到街尾,到处弥漫着炸馓子的油香气。现在搁外地,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我就每年买些家乡的麻馓子,吃着馓子,感觉又回到了小时候。”
  记者听方集镇上老人说,相传,清康熙年间,方集馓子曾被列为贡品。以前,馓子只在逢年过节拿来招待客人。如今,方集馓子从小吃变成产业,走进了城市超市和市民餐桌,成了四季都能吃到的美食。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馓子所代表的阜阳年味儿始终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