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颍韵

老粮仓

——一座新旧文化交叠的太和人文新地标


刘铭

  老粮仓位于太和县城人民南路与沙颍河交会处。在这里,清代郑渡口、青砖古门楼、百年民俗仓、建国初期苏式仓、改革开放基建仓……每座建筑都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记录着沙颍河畔那些渐行渐远的过往故事。
  据《太和县志》记载,郑渡口也叫“郑家埠渡”,明清时期是太和县较大的一个渡口,除粮食运输外,还有食盐、布匹、洋货等其他大宗物品交易。现存的清代古门楼就是固定的交易场所。古门楼坐北朝南,面向南侧的沙颍河郑渡口码头,为清代衙署式两层堂楼式建筑。
  民国时期,太和沙颍河畔各码头的航运和造船业较为发达。在郑渡口、旧县、税镇均设有民船运输、货物装卸、运费结算等固定场所,仅郑渡口就常年驻船200多艘。建国后,太和沙颍河沿岸尚有几十家造船厂。1956年成立的郑渡口船舶修造厂,有造船工人100多人,可制造轮船、驳船、挂浆机船、帆船等多种船只。
  新中国成立后,公路交通日渐兴盛,沙颍河两岸的渡口码头慢慢失去原有功能。而郑渡口古门楼,则作为粮站的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
  1954年,阜阳地区先后在水陆运输便利的阜阳县、临泉县、阜南县、颍上县、蒙城县、涡阳县和太和县等20余处粮库内,新建了一批苏式仓。太和县的郑渡口、原墙、倪邱,被列为阜阳地区首批重点布设的仓储基地。当时,太和县城西三里的古禅堂寺内遗存有明代桧柏3株、古银杏2株,砍伐后主要用于建桥和郑渡口粮库建设。
  由于这些粮仓建设于不同时代,太和老粮仓集纳了清末、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多种粮仓形制于一身,而又与古渡码头为伍,是阜阳悠久农耕文化、粮仓文化和漕运文化一脉传承、不可多得的宝库。
  老粮仓古门楼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大门上方雕刻有玉米植株的图案等。署式的两层门楼,具有清代建筑特色,墙体厚重,顶端砖雕精美。两孔宽高等同约4米的砖券拱形门洞,是进出粮食和货物的通道。木门结实,古色古香,四周包着铁边,透着一种风光不再的威严。东侧耳房有木质楼梯,拾级而上可到二层区域。二层类似于八达岭长城的敌楼,南北两侧各有两个小窗和两个小洞,兼具采光和防御功能。
  阜阳市政协文史馆馆员李援朝考证,老粮仓大院整体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官仓结构,南大门与北大门之间,构成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仓房分列于中轴线两侧,为典型的古代粮仓建筑群风格。从现有规制看,应为清代始建,民国沿用,解放后增建了苏式仓和基建仓。老粮仓与古门楼在上世纪不同年代皆有维修。
  在太和县粮食系统工作数十年的李先生介绍,老粮仓最早叫郑渡口粮站,后来几经改名,先后叫城郊粮站、直属库、细阳库等,是太和县规模较大的粮库。2014年弃用前,这里的规范称呼是:太和县细阳粮食收储库郑渡口分库。新中国成立后期建设的大门左右对称,门牌号是“沙河西路28号”。
  现存的两栋苏式仓,上尖底宽,砖木结构,内部有三跨两列约30多根桐油浸刷的杉木(松林)立柱、房顶部密布的梁架,及屋顶瓦下全用木板铺就,望板等木构件均用桐油浸泡,至今木质保存良好,修缮后散发出桐油的天然清香。
  除苏式仓外,老粮仓还有3座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基建仓(房式仓),红砖灰瓦,跨度在12米至16米之间,窗户设半扇联运开关,防虫通风除湿设备齐全,目前保存状况较好。
  2019年12月31日,太和县以拍卖方式出让沙河西路南侧、人民南路西侧一宗国有建设用地(位于老粮仓旁),竞买资格及宗地要求中,有一条要求:使用权竞得人需对相邻地块上保留的古门楼、五栋独立老粮仓和两栋老长条房修复改造,修旧如旧,保持建筑原有的历史风貌,改造风格由太和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监管。
  2020年12月14日,太和县政府把老粮仓列入历史建筑加以保护。2020年12月17日,太和县“老粮仓1956”项目通过太和县发改委审批。2021年2月,该项目开工维修。
  目前,五个粮仓和古门楼已维修完毕,灯光等配套设施安装到位。同时,对老粮仓的墙面、玻璃、地面等进行了维修,并对老粮仓进行了绿化提升,除栽植有榆树、银杏等乡土树种外,还有红枫等彩叶树种,为富有历史厚重感的老粮仓增添了一抹靓丽色彩。
  负责老粮仓维修的太和华尚商业管理公司总工程师陶灿说,古门楼因年代久远,墙体开裂、房顶漏雨等现象较为严重,如不及时维修,有倒塌的危险。维修工程对古门楼进行了大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使用古建筑原构件,力争保留原建筑风貌。
  根据规划方案,老粮仓将在历史遗址和文旅街区新老融合的底板之上,建设粮仓建筑+遗址公园+婚礼广场+儿童乐园+中心广场+现代街区等六大板块。不久的将来,这里将矗立起一座新旧文化交叠的太和人文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