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专版

颍上 皖北水乡风景美


本报记者 李方达 通讯员 孔洪洋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党的十八大以来,颍上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水”文章,坚持“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在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文旅产业提档升级,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遇水成金 增强旅游新动能
  中秋节假期期间,颍上管仲老街成了众多游客的打卡地。璀璨灯光、古韵老街、非遗展演、民俗活动、特色小吃……这几年,每逢传统节日,管仲老街都要“火”上一把,从游客朋友圈到中央媒体,处处刷屏。
  管仲老街的红火,是颍上做足“水文章”发展旅游业的成功范例之一。
  坐落淮河、颍淮交汇处,颍上是皖北少有的“水乡”。多少年来,颍上人奋力拼搏,变水患为水利,把低湖洼地变成独特风景。八里河、小张庄获评“生态环保全球500佳”,颍上成为全国著名的平原旅游县。
  十年来,颍上持续改造自然生态环境,通过植树造林、修沟筑渠、疏通水系,让更多旅游景点脱颖而出:在低洼湖地上建起的八里河风景区2013年被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区,利用采煤塌陷区水面建成的迪沟风景区2015年被评为国家生态湿地公园,有“皖北豫园”之称的尤家花园与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一起,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沿颍河而建的江心洲滨河公园成为集文化、休闲、绿化、美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景观公园……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日渐繁荣。这几年,地处淮河故道的淮罗村成为网红景点。淮罗村原本只是几个不起眼的庄台,2018年开始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改造提升庄台的排水、供水、供电、道路、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建成后的庄台环境优美、生活便利,2021年获“中国美丽乡村”称号。
  十年来,颍上县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构建观光游、度假游、生态游、乡村游和文化游“五位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经济主要指标持续快速增长,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3%,生态旅游产业成为拉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目前,颍上已建成八里河省级研学教育基地一家,淮罗市级研学教育基地一家,旅行社15家,三星、四星级农家乐28家,省级精品民宿两家,旅游厕所71座,旅游重点扶贫村9个,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省级特色旅游街区1家、省级特色美食村1个、省级特色旅游小镇1个。
  淮河边的落日,清新可爱的农家葡萄园,满目翠绿的骑行风景道……短视频平台上,网友很容易刷到颍上新的网红景点。随着旅游景点日益增多,颍上旅游业态日渐丰富,“无中生有”的文章越做越好。春季管子文化旅游节、夏季耿棚桃花节、秋季江店孜茶文化旅游节和农民丰收节、冬季八里河冬捕文化旅游节、三王文化旅游节、祭管大典等富有民俗特色的活动,都形成了品牌。
  “我们正全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颍上县旅游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周海荣表示,未来颍上会有更多好风景。

创新发展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不久前,壹城智库发布《中国县域发展潜力报告2022》,并公布2022年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榜。颍上是全市唯一跻身榜单的县域,排名92位。
  今年7月,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旗下权威机构赛迪顾问发布“2022年长三角百强县榜单”,颍上县榜上有名,列第82位。
  无论发展潜力还是综合实力,颍上县都表现不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6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65亿元,增长2.7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48.4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41亿元,增长4.9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9150元、6150元,增长到2021年的36965元、15836元,分别增长1.93倍和2.57倍。
  一个地区发展势头如何,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2011年,安徽富瑞雪化工科技公司几经辗转,最终落户颍上经开区,主要生产化肥防结块剂。经过10年发展,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成为国内首家建立《防结块剂企业标准》并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备案的企业。“10年来,公司年产值从当初的5000万元,一路增长到去年的5.2亿元,增长了10倍。”安徽富瑞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清白表示,颍上优良的营商环境给企业提供了成长壮大的空间,公司计划未来3到5年在北交所上市。
  安徽富瑞雪的快速发展只是颍上经开区10年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颍上经开区持续开展招商引资,入园企业由2012年的114个发展到2021年的473个;产业体系由以轻纺食品等传统产业为主向新能源、新材料为主转变,产业的自动化程度、科技含量及附加值都不断提高。
  2012年,颍上经开区实现经营收入20.5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46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6.57亿元;到了2021年,实现经营收入482.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7.3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44.77亿元,分别增长23.46倍、12.17倍、20.81倍。
  十年来,颍上县在做大经济体量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从2012年的24.7:54.3:21.0优化为2021年的13.9:41:45.1。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战略性调整,工业化、城镇化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强基固本 绘足民生幸福底色
  初秋的傍晚,颍上县夏桥镇郭桥村一派悠闲安然。村内外道路平坦干净,路边花木葱茏,沟塘水清岸绿;文化广场上,篮球场、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民三三两两出门跳舞、散步。
  十年间,多少曾经的贫困村变了模样,设施齐全、清爽整洁、风光宜人的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群众的幸福家园。2014年以来,颍上县累计选派驻村工作人员577人,实施产业项目29.6万个,实现就业7.9万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267元增加到2020年的10669元,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0493户、162385人全部稳定脱贫,甩掉戴了33年的贫困县帽子,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城市里的生活场景同样和乐美好。“我们这边环境多好,近几年又增加了很多停车位,停车越来越方便。”家住城北新区的居民徐淼说起家乡颍上就觉得骄傲。
  党的十八大以来,颍上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城市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十年来,颍上县全面改造老城区,高标准建设新城区,“一城六区”城市格局逐步成型。201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36.5%;2021年,建成区面积达到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2.9%,分别增长3.42倍和6.4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达41.4%,绿化覆盖率达45.7%。
  城市变大变美的同时,民生支出逐年增加。十年来,颍上县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的59.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58.63亿元,增长4.38倍。建新房、修新路、兴产业……民生幸福底色越绘越浓。
  历史川流不息,时代考卷常新。站在新的发展阶段,颍上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坚持“产业兴城、工业强县”目标,谱写新的答卷。

颍上十年 跨越发展
综合实力
  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16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65亿元,增长2.78倍
  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3.9:41:45.1
  固定资产投资由2012年的59.1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258.63亿元,增长4.38倍

工业经济
  2021年颍上经开区入园企业473个
  实现经营收入482.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7.3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44.77亿元

城市建设
  2021年城市建成区面积41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2.9%
  建成区绿地率达41.4%绿化覆盖率达45.7%

居民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9150元增长到2021年的36965元,增长1.93倍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150元增长到15836元,增长2.57倍